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地勘测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14-10-04 15:24 点击:
[摘要]建筑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勘测,只有重视了地质勘测工作,才能为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岩土地勘测的特点,针对岩土地的具体情况,说明了建筑工程岩土地勘测的技术要点和勘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
 
  [摘要]建筑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勘测,只有重视了地质勘测工作,才能为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岩土地勘测的特点,针对岩土地的具体情况,说明了建筑工程岩土地勘测的技术要点和勘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思路,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岩土 勘查技术 要点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15-1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甲级岩土工程勘察 (30层以上、建筑高度大于 100m的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普遍具有上部荷载大、基础埋置深、抗倾斜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应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各类规范、规程,进行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项工作。通过多种原位测试手段、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为设计者提供高精度、准确可靠的岩土工程参数。 
 
  2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要点 
 
  2.1地面情况调查测绘 
 
  地面情况调查测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第一是岩土地基分布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第二是岩土的形成原因、分布广度、宽度和深度、基底地层的性状等;第三是岩土层上下层土质的性质关系;第四是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含水层性,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循环联系;第五是其他在岩土层上建设的建筑工程对地基的影响程度,以及保障地基稳定的合理措施。 
 
  2.2地下水的测定 
 
  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h后。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水位测量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要分析近期地下水的变化幅度以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钻孔深度范围内有2个以上含水层时,应分层量测水位,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到下一含水层之前)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采用套管隔水,抽出孔内存水,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这样量测到的水位才是含水层分层水位。 
 
  2.3勘探孔的设置要点 
 
  勘探孔设置内容主要包括选择、布置、深度及间距。进行勘探点选择时,要首先对整体地质情况核心期刊查询进行摸底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合理选择布置勘探点,以便综合掌握地质特征。勘探点布置的过程中,要做到两个勘探点的距离≤30m,如果土层状况实在复杂的,可以适当的增加勘探密度。而对于勘探点深度的选择如下:(1)天然地基。控制孔深(m)=基础埋深+地基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基础埋深+0.7倍的基础宽度(并应小于2/3压缩层厚度)。(2)桩基。控制孔深(m)=基础埋深+预计桩长+桩端平面下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 基础埋深+ 预计桩长+5。另外,当场地或场地附近没有可信资料时,至少要一个钻孔满足地震场地划分对覆盖层勘察的要求。 
 
  2.4勘探手段的使用上。 
 
  在进行岩土地勘测的时候,要结合多种勘探手段,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一般应该做到钻探取样和原味测试相结合。首先在钻探方面,在岩土取样的时候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得土样,妥善保管土样,避免扰动出现因土样变形、水分流失而导致的建筑工程基础数据不适用。其次,如果利用原位测试,可以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法。原位测试与钻孔相比,工作量有所减少,勘探质量却有所提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