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沥青混合料级配不满足规范要求 据统计,在采集的15个芯样中,8个芯样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级配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集料质量不合格,尤其是0~4.75 mm粒径的矿粉含泥量大。主要是因为采石场在生产石料的过程中,石料附着的土块、杂物、粉尘等未清除干净;料场内道路硬化未处理到位也会使得材料受到泥土污染;此外,材料随意堆放同样会造成集料质量下降。 (2) 混合料在拌制过程中各种规格集料的参配比例不符合要求。一方面,沥青拌和楼电机转速与送料速度未标定,使得冷料仓的送料量出现混乱;另一方面,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配合比随意更改的现象,当发现沥青出现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一般是直接调整生产配合比,而不是停止生产,分析原因。 (3) 拌和设备老化,控制台和喂料传感器经常出现故障或带病生产,这会使得集料的出料比例与生产配合比产生较大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不良。 3.2.3沥青混合料贫油严重 沥青混合料贫油是福州地区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过低时,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结性较差,混合料容易发生松散。 沥青混合料发生贫油的原因主要为两点:混合料在拌制过程中沥青用量偏少;沥青混合料投料顺序不正确。 普通混合料投料顺序为:粗、细集料,沥青,矿粉。SMA混合料投料顺序为:粗、细集料,纤维,沥青,矿粉。这样的投料顺序主要是为了使沥青与集料充分接触,并充分裹覆在石料上。而实际上,许多施工单位是先加粗、细集料、矿粉,后投入沥青,这就造成矿粉与沥青首先粘结,从而集料与沥青无法充分粘结。 3.2.4层间粘结不足 在钻芯取样过程中,发现部分芯样存在层间脱节现象。导致沥青混凝土层间粘结不足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 雨天施工。由于沥青与雨水的亲和性比其与集料的亲和性更好,因此在雨天施工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 (2) 混合料受到粉尘、雨水等污染。 (3) 摊铺温度不符合要求。 3.3管养因素 3.3.1病害未及时处理 如果沥青路面病害处理不及时,将诱发新的病害,进一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例如,路面发生开裂但未及时作灌缝或封缝处理,雨水会通过路面裂缝渗入基层,造成基层水破坏,导致路面发生坑槽、龟裂等病害。 3.3.2缺乏预防性养护措施 目前,福州市缺少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相关规范或指南。据调查,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市政道路未进行预防性养护,主要是因为城市道路包含较多的附属市政设施,使得市政道路的预防性养护标准无法照搬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