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中出现混凝土地面龟裂是比较常见的,造成混凝土地面龟裂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施工不到位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当造成的。文章对混凝土地面龟裂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地面;龟裂;原因;防治措施 一、前言 文章对混凝土地面龟裂的部分原因进行了介绍,对混凝土地面龟裂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混凝土地面防龟裂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 二、混凝土地面龟裂的原因 1.地基处理不到位 (1)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地质差别较大,由上部荷载对地基土产生较大压力时,地基土干燥且压实不均,由于压缩性能不同引起沉降不均。(2)结构荷载差异太大。在地质情况较均匀的情况下,各部分基础荷载差异太大时,也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3)目前初春季节地基冻胀刚刚恢复,基础在冻层以上时,在低于零度的条件下,含水率较高的地基土因冰冻膨胀,一旦气温回升,冻土融化,如果地基处理不密实,地基极其容易出现下沉,从而导致地基结构性的破坏。 2.温度裂缝 (1)水化热。混凝土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集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而由于体积大散热缓慢,施工中采取的其它散热技术措施又不得当,内外温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现裂缝。(2)养护施工时措施不得当。养护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得当,升温降温速度过快,使混凝土骤冷骤热,结构内外温度不均,而出现裂缝。(3)施工时环境温度过高。高温下的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也随之下降,由于受热,混凝土体内游离水大量蒸发也可产生急剧收缩而产生裂缝。 3.细微裂纹 当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较高,而骨料抗拉强度较低时,包裹骨料两对边的水泥石收缩时,将产生这种骨料微裂缝。微裂缝的出现使混凝土内部形成薄弱环节,降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促使宏观裂缝早现。 三、混凝土地面龟裂的处理方法 当混凝土地面由于施工、使用等原因已经出现裂缝使,科学及时的处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地基稳定和对地面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迸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的方法,当混凝土表面裂缝数量较多,分布面较广时,常采用增加一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方法处理,同时整体面层内宜配置双向钢丝网。 2.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干净、润湿,然后涂刷结合层,最后再置换入新的高一级标号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3.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混凝土地面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部位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