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混凝土结构与工程结构的主体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核心。随着当前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工期与质量之间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文章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问题进行探讨,为找出有效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做准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建筑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12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1.060
1 概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浇结构的质量控制主要有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因素的控制,对现浇结构质量控制主要是从施工设计、施工方案至实施阶段的控制,并遵循施工一致性的原则下,对工作的过程加以控制。而在实际施工中,现浇结构出现裂缝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不仅对施工的进度、企业的信誉及建筑的美观有影响,还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经济学论文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影响现浇结构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的技术与工艺,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
第一,从理论上看,现浇结构出现裂缝是无可规避的,它的决定因素是本身的物理力学能,但其结构的安全性与有害度有可掌握性。混凝土存在非均质脆性的材料,在温度以及湿度的改变下会产生硬化并使其体积变形,微裂缝是指一些材料存在不一样的变形情况,其互相制约发生初始应力,使得骨料和水泥的粘结面等方面引发的微细裂缝;结构性裂缝一般是指在外部荷载或者是温差干缩的影响下进一步扩大了裂缝,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贯通,进而产生看得见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但进一步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以及使用安全,也严重影响了结构体系的抗钢筋锈蚀性与防水性以及抗化学侵蚀性等,并缩短了其使用的寿命。现浇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下一般大概为浇水养护5天,于现浇梁两侧呈现对称规则的干缩裂缝,或者是因现浇梁板的顶面水分过快蒸发,使表面因收缩而出现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