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钢混结合梁连续刚构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研究(2)

时间:2015-05-11 09:42 点击:
4、钢混结合段定位控制措施 4.4.1 接缝处理及预拼装 钢混结合段与钢箱梁接缝间隙为20mm,为便于钢箱梁正常起吊和对位安装,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考虑钢箱梁吊装会发生向内的转角,钢箱梁与钢混结合段的接缝在制造
  4、钢混结合段定位控制措施 
  4.4.1 接缝处理及预拼装 
  钢混结合段与钢箱梁接缝间隙为20mm,为便于钢箱梁正常起吊和对位安装,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考虑钢箱梁吊装会发生向内的转角,钢箱梁与钢混结合段的接缝在制造时,制造成竖直缝,起吊后,在重力作用下,钢箱梁顶面伸长,底面缩短,更有利于钢箱梁的起吊到位。 
  2)钢箱梁及钢混结合段在厂制时,匹配制造,进行预拼装后方可出厂。 
  4.4.2 精定位调整 
  将挂篮放置在挂篮底板上后,拆除劲性骨架,通过调整吊挂系统实现左右、上下调整,调整完成后,将横向平面位置用劲性骨架锁定,并将挂篮后下横梁用锚杆打紧。标高和位移控制以横、纵坡为主,定位误差控制在2mm内 
  5、混凝土浇筑及控制措施 
  钢混结合段钢筋密集,钢筋、预应力、隔板等较密集,构造复杂,且钢混接头容易存在较多死角,混凝土的下料及振捣工作是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性能要求:首先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矿粉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入微膨胀剂补偿收缩、掺入聚丙烯晴纤维以增强混凝土抗裂性,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好后,进行浇筑试验,要求入模坍落度在180±之间,且流动度。 
  3)浇注腹板、底板时,为避免混凝土与钢筋碰撞造成混凝土离析,在腹板顶板布置8个下料点。 
  4)顶板浇注时,由于钢混结合段存在顶钢板,易造成钢混结合段顶板浇注不满或不密实,因此,在顶板浇注时,制作一个50cm高的料斗,料斗略大于浇筑孔,料口与钢混结合段钢板贴紧,混凝土从料斗口进入,用捣固器振捣,时混凝土在顶板混凝土上形成负压,钢格室角上的排气孔冒浆时,表明混凝土已浇筑饱满。 
  结束语 
  1、钢混结合段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强,结构安全可靠,变形可控,混凝土浇筑变形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2、从钢混结合段起吊到劲性骨架安装完成,施工时间均控制在10小时内,施工过程进行航道管制,确保了通航安全。 
  3、通过对温度、桥梁结构变形、地基刚度系数等因素的研究,为钢混结合段精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整体钢箱梁施工时,高精度合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