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浅议成都民俗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2)

时间:2015-08-17 08:57 点击:
唐宋两朝由于成都经济的发展,使得游乐渐成气候,后来更成习俗,加上地方行政长官的倡导,以浣花溪、大慈寺为代表的一些园林成为了新兴的商业区及游玩区。由于民众喜好游乐,加之成都园林的历史名人纪念性意义较强,相关
  唐宋两朝由于成都经济的发展,使得游乐渐成气候,后来更成习俗,加上地方行政长官的倡导,以浣花溪、大慈寺为代表的一些园林成为了新兴的商业区及游玩区。由于民众喜好游乐,加之成都园林的历史名人纪念性意义较强,相关的民俗活动众多,如都江堰的放水节、人日游草堂、踏青节的游江等,因此园林作为官民同乐的主要场地,在风格布局上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度,在景观的设置上也尽量以自然景色为主,所以成都园林的地势和园内的景点设计使得园林对周围的环境呈开放性和半开放性,如在桂湖的古城墙上以及古城墙上所建的观稼亭上可以登高一望川西平原的田畴风烟;杜甫草堂前的浣花溪就是行船、捕鱼、耕作的一派田园野渡风光。总的来说,成都民众的休闲娱乐喜好一直推动着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发展。
  4结论
  成都作为蜀文化的代表城市,其城市民俗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园林属于政府或者私人而不是大多数民众所有,但是园林的规划和建造却离不开园林所在城市民俗文化的特性,它对园林的风格特色、布局和景观设置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成都传统民风民俗对其城市园林文化影响的研究,可以看到成都的城市园林在总体的风格特色、意境的塑造、整体和局部的布局、景观的设置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都传统民俗的深刻影响;而传统的城市民俗又因为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金柏苓.理解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03,(04):51.
  [2]沈福煦.风景园林徜徉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128.
  [3]刘天华.华夏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0.
  [4]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427-439.
  [5]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57.
  [7]袁镜身.成都建筑、园林的特色[J].建筑与建设,2000(10):39-40.
  [8]费著.《岁华纪丽谱》,《蜀中广记》卷5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9]刘锡.《至道圣德颂》,《全蜀艺文志》卷4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0]杨慎.《升庵集》卷70《成都十二月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