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13-09-19 09:31 点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其他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也有很大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教授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教师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她)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佩,值得敬重,使你的个人魅力得以显现。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无形当中调动起来,学习知识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最终使得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求学路中的启明星、向导,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在愉悦的气氛当中共同分享知识带来的快乐与领悟。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灌输,更应该是文章、老师和学生三方的互动沟通,心灵情感的交流。求知欲活在每个人的身体里,要有情感去激发,用方法加以引导。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至始至终要正确认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如我在授课之余就和学生聊天谈心,不仅谈他们学习的感受,还谈他们的生活、理想、人际关系以及对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的事情的感受等,能够像大哥哥一样的关心他们,为他们解惑和提供帮助,使他们在某些观点上产生共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了“亲切感”,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近我,和我“交上”朋友。我感受到,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这样不会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感情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要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有了对语文知识的真实理解和感悟,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便会自主地投入学习的氛围中,是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果教师再在课堂教学中再加入一点新颖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过程;反之,如果课堂教学教师不投入真正的情感,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热情和激情,在课堂上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仿佛是在出售自己的知识,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能称其为是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足以说明了其重要性,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力。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多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置悬念法,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讲的知识对象上,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迷宫”,接受知识要点。其次,备课时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不同对待,这样才能使他们都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教学中的乐趣。如我在授课中,会不失时机的设置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针对学习不同程度的学生加以提问,这样不但提升了他们的注意力,也使他们参与其中,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再次,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组织能力和讲究授课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表达、方法,所以语言组织能力和授课方法是很为重要的。所谓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教师有广泛的知识面、判断力强、观点鲜明、信心十足,讲话机智幽默而富有感染力,能够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很快的吸引学生;而授课方法也多种多样,需要多下工夫,积累经验,能在不同的授课情景和授课内容中运用自如和恰到好处。比如用启发教育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扩展延伸法等。
 
  四、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他们进行语文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注意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特点,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对装潢设计专业的学生教授《应用文知识二则》中“产品、服务广告”知识时,先讲解广告的三大特点,让学生留意观察和收集街市商店及影视中的商品、服务广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例,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最后,让同学们根据专业课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设计一个图文配合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结果证明,通过“观”、“学”、“选”、“评”、“做”,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对所学的专业课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精准把握,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专业课的应用价值。这样,便充分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许多同学设计出的广告图文并茂、内容清晰、特色鲜明,能够很好地把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合二为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老师而言,学生就是一座蕴藏无穷宝藏的矿山,只有善于发掘,才能使宝藏展现在人们面前熠熠生辉。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学生一定会喜欢上语文课。当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我想在这方面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思考、探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