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书山有路诵为径,愉悦积累待薄发

时间:2014-04-07 17:04 点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民族文化的浸润传承,重心落在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记诵中汲取精神营养,逐步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民族文化的浸润传承,重心落在“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记诵中汲取精神营养,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积累为今后大发展备足人文营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诵读进行了一些的探索:

  一、重组优化经典篇目,进行专题积累。

  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还可以分专题进行诵读。

  1、爱国精神。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如“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无论是不辱使命的唐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是尽忠竭智的诸葛亮,都是因具有人格魅力而凝成坚强,团结的榜样。

  4、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如移山不止的愚公,苦学成大才的宋濂。

  5、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和赞美。如《荷塘月色》《与朱元思书》

  二、引导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1)列提纲法

  将比较复杂的文章列出提纲,理清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顺着文脉去记忆,速度就快多了。以背诵《得道多住,失道寡助》为例,让学生按提纲去记相关的句子,效果很好。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类推----结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