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不仅指生态农业的化肥农药低消耗、农业生产高效率,并且要在农业作物的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注重降低农业的能耗及排放。通过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取得双赢。
四、如何发展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经济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循环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经济、立体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以及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等几种有效途径。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1、免耕作技术
土地的过度耕作使得土壤中的碳元素释放,这是农业过程中排放碳的主要途径。通过垄作免耕技术可以从很多方面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灌溉节水技术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地面灌溉依然会占据主要地位。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对作物的需水要求能够充分满足,此外对于灌溉技术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投资低,但是其耗水量大因此,有效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将是节水的最好方式,
3、施肥技术
农业施肥可以影响到地上植被中存活的生物量以及微生物活性,从而决定土壤碳源的供应量土壤以及呼吸强度,因此,通过在土壤中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减缓土壤中有机质的腐烂速度,同时缩短有机粪肥在田间的暴露时间,减少土地耕作活动,土壤水分管理也可以得到改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大大降低。
4、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充分发挥自然因素来减少病虫害,同时向农民普及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积极研究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保持农田各种生物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控害、增产、增益的目的,并且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和谐相处。
5、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
培育能够抗高温、耐干旱以及生长发育期长的作物品种,来提高农田土壤的碳元素储备水平。是农业生产上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而采取的一个有效地措施。
6、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也属于农业生产的一个方面。不仅排放出大量的废水,而且是CO2、N2O和 CH4等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严格按照《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建设清洁畜禽养殖场,对畜禽产生的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肥料化再利用措施,使得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7、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平均含硫量仅达 0.38%,大约是煤中含硫量的 33%,但是其产生的热值则达到了标准煤的 50%。在我国秸秆的年产量约有7亿吨。然而在农村,人们对其认识不够,秸秆大多均是被丢弃,通过焚烧秸秆代替煤炭,可以有效加快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损失,此外秸秆的燃烧直接释放碳,避免了空气的污染。美国的秸秆还田率近 90%,然而在中国,秸秆还田率仅仅为 15%。秸秆饲用、秸秆碳化、秸秆发电等是除了秸秆还田处理以外,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秸秆的其他高效利用方式。
总而言之,通过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可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链条不断得到延伸,低碳农业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具体国情的最有效发展途径,我们要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从而带动我国农业产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进行升级,并且要不断满足我国经济日益增长条件下对农产品总量以及质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卢莉芳.论现代低碳农业[J].管理学刊.2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