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规避措施探析

时间:2015-01-09 10:51 点击:
【摘 要】我国是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如何确保结算安全,是是进出口企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方式,结算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有效规避措施。 【关键词】
  【摘 要】我国是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如何确保结算安全,是是进出口企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方式,结算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有效规避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结算风险;规避措施

  一、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常用结算方式

  1.汇款结算

  作为国际贸易传统结算方式,汇款是当前国际贸易交易主要结算方式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应用最为广泛。汇款结算主要有电汇、票汇和信汇三种基本方式。

  电汇最为常用,以电汇自身性质为依据又可细分为前T/T和后T/T两种。前T/T通常指预付货款,即买家在卖方发货前就以电汇形式付款,然后卖家以合同要求的形式和时间等条件,将商品货物发给买家。这种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是较为有利的。后T/T通常指货到付款,即合同签订完成后,卖方先将商品发出,买家在收到商品后再以电汇形式付款。当然,目前也有买家先支付部分的定金,待收到卖家发出货物后,再支付剩余的货款,这种结算方式目前较为流行。

  2.信用证结算

  目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结汇方式是最为常用的。信用证是指一定条件(通常为单据与信用证条件是否一致)下,买方卖方只要可以满足信用证条件,即能够开展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信用证的收汇风险是较为明显的,即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信用证结算经常会出现“单证不符”情况,这时开证行就可能拒付款。此外,还有部分开证行会在信用证中列示出一些潜在的条款,从而降低或失去了信用证的“保证付款”功能。

  3.托收结算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还可以选择以托收方式来结算货款。托收通常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种基本形式。按自身性质跟单托收又可分为“D/P即期”和“D/A远期”等方式。“D/P即期”指出口国家托收行在审核收到的单据后,邮寄至进口国代收行,进口商再至代收行付款赎单的结算方式;“D/A远期”则是托收行将单据邮寄至对方银行,进口商向代收行签署“托收承兑书”,而无需付款即可在银行取出单据。需要注意的是:若进口商无利可图,而以刻意欺骗手段拒不付款,就可能导致出口商货款收回推迟,甚至带来较大金融风险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常见类型

  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有政治风险、货币风险的信用风险等。

  1.国际贸易结算的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结算的政治风险是指,贸易涉及国的政治形势会对国际贸易的结算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大的政治影响因素有战争、内乱或国有化措施等,这些问题通常会给贸易结算带来较大的风险。

  2.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风险

  也可称为外汇风险,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由于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发贸易相关货币价值的升降,可能会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相关方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国际贸易结算活动中最容易产生的货币风险。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