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议及改进措施 (一)加大人才培养,提高高端从业人员稳定性 目前,我国基金行业高端从业人员流动性高,主要原因是行业发展过快,人才匮乏、人才培养脱节,基金公司之间不得不互挖墙脚获取高端从业人员,甚至愿意承担缩短人才培养时间而带来的风险。所以,基金公司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增强核心人员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把基金管理人的报酬和基金业绩相挂钩,当管理的基金实现超额利润时,基金管理人可以提取利润分成,从而实现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利益一致化。此外,由于一些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来说,“出走”私募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可见公募对其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公募基金公司在业绩考核等方面缺乏长期规划,而且在内部管理以及激励机制上都缺乏创新 (二)加强对投资者的金融投资教育,培养投资者健康投资心态 由于投资者是直接面对基金公司进行基金交易,政府或基金业自律组织应实施基金公司对个人投资者进行必要理财和风险教育的机制。加强对客户,尤其是初次进入基金市场的客户在开户前或交易前进行一定的宣传和教育。此外,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全时段的内容充实、多样的培训材料,利用网络开展非营业时间的投资者教育,更多的利用案例形式从具体实际出发,激发投资者的学习兴趣,让部分无时间听课的投资者通过专设的投资者教育网站接受投资教育,以此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 (三) 加强外部监督和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促进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加强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在行业监督上的作用,履行行业自律管理,促进会员合规经营,维持行业的正当经营秩序,并促进会员忠实履行受托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基金业协会2014年12月15日发布《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自律准则》,从合法合规、客户利益至上、禁止内幕交易、禁止操纵市场、禁止利益输送、销售适用性、禁止商业贿赂、公平竞争、专业审慎、独立客观、保守秘密、社会责任等12个方面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自律约束。 基金经理的“老鼠仓”现象是公众投资者关注的基金业丑陋现象,也是中国证监会的重点打击对象。为预防和打击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政府在立法弥补漏洞的同时更应严厉执法,强化惩罚力度,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心,顺应证券市场投资者从个人中小投资投资者占比较大向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转变。推进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 [1]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数据(2013年12月),2014 [2]陈晓,刘肯,杨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08 [3]公募基金人才流失严重“出走”首选“奔私”,新华社,2014 [4]赵仪,我国基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腾讯财经,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