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探讨(2)

时间:2021-05-06 16:36 点击:
由灰色关联度可以看出,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关联度在0.748-0.91之间,但是双引擎的不同部分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关联度的顺序为:卫生总费用教育高科技进口RD社会保障投入,它们各自与经济增

  由灰色关联度可以看出,“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关联度在0.748-0.91之间,但是“双引擎”的不同部分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关联度的顺序为:卫生总费用>教育>高科技进口>R&D>社会保障投入,它们各自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别为:0.91、0.882、0.77、0752、0.748。卫生费用对于经济增长的关联最大,而社会保障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小。
  我国高科技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大于R&D经费投入,这也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本土的R&D投入量虽然巨大,但是并不能迅速转化为有效的实际生产力,同时其科研的效率并不高,而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唐卫兵等,2014;王静和张西征,2012)。
  我国的社会保险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救助等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社会保障投入与GDP的关联度看出,当前的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险的制度还不够健全,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相适应(杨翠迎、何文炯,2004),另一方面当前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林治芬、魏雨晨,2015),这些都间接阻碍了经济增长。
  教育经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卫生费用,这与赵树宽等(2011)提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结论相一致。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而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地促进作用,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有效的举措。
  卫生费用的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最为显著,这与王海成和苏芳(2015)提出的公共卫生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的结论相一致。卫生费用的投入虽然同样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但是相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人性最本质和最重要的需求。因此,解决了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使劳动力能够有健康的身体,对于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是非常明显的。
  (二)经济增长与“双引擎”关联分析的趋势预测
  本文通过R语言编写GM(1,1)模型,先预测得到2013年至2020年的“双引擎”和GDP数据(见表3),在此基础上计算“双引擎”与GDP的关联度(见表4)。
  由预测数据计算关联度可以看出,2013-2020年“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明显,但是不同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了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是:高科技进口>卫生费用>教育>社会保障>R&D经费投入,它们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别为:0.974、0.879、0.839、0.659、0.658。发生变化的主要是高科技进口,由原来的第三升到了第一,同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达到了0.974,比排在第二的卫生费用的0.879还要高很多,可见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于高科技的进口,而龚刚等(2013)认为在剩余劳动力消耗完以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依赖于技术引进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向自主研发和创新型进步模式转变。另外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比社会保障还要低,排在最后一位,说明本土的科研水平和效率降低,对经济增长起到的推动作用进一步降低。综上可见,此时提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战略是有重要转折意义的。
  社会保障虽然由原来的最后一位上升到倒数第二为,相对于R&D经费投入,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大一些,但是仍然在低位徘徊,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仍然不够健全,仍然难以起到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保障作用。卫生和教育这两项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依旧显著有效,可见这两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长期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政策建议
  “双引擎”发展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深入研究其各部分对于经济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维持当前的卫生费用和教育经费投入,注重提高其效率。本文的模型得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卫生和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都是十分显著的,可见卫生和教育这两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其对于劳动者素质和健康提供了保障,对于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卫生费用和教育经费投入是庞大的,过多的投入会带来资本的浪费,在当前卫生和教育领域效率不高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其管理并提高效率。正如当前公立医院进行的改革,正是想通过改革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的效率,最终保障劳动者健康,推动经济增长。
  加快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助力经济发展。本文的模型得出,社会保障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低位徘徊,亟待提高。在养老问题、异地就医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的社会保障面临很多的挑战。因此,要加快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结合国情和国际经验,有效的改革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直处于低位的状况,充分释放社会保障应有的保障作用,助力经济的增长。
  注重科技研究的效率,提高本土科研水平。根据预测的数据显示,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高科技的进口,而本土的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这样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十分重要。过多的依赖国外高科技的进口,虽然能够带来经济显著增长,但是对于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未来的要注重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并加大投入和管理,早日破除对高科技进口的依赖。
  【参考文献】
  1.赵蔚蔚,杨庆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视角[J].经济问题,2011(8)
  2.范柏乃,来雄翔.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3.田成诗.卫生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4)
  4.唐德祥,孟卫东,许雄奇.科技创新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基于实际经济运行的经验证据(1978-2005)[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4)
  5.涂远芬,许统生.技术引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10)
  6.龚刚,黄春媛,张前程等.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研发——论新阶段下的经济增长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3(5)
  7.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
  8.张宇,王蒲生,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
  9.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R].统计出版社,1996-2014
  10.邓聚龙.灰色系统综述[J].世界科学,1983(7)
  11.谭学瑞,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5(3)
  12.邓莉,冉光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农村经济,2005(8)
  13.邓聚龙.粮食的灰色模糊预测与控制[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3,11(2)
  14.刘思峰,邓聚龙.GM(1,1)适用范围[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5)
  15.王静,张西征.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9)
  16.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17.林治芬,魏雨晨.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支出责任划分中外比较[J].行政管理,2015(1)
  18.赵树宽,余海晴,刘战礼.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高教研究,2011,(9)
  19.王海成,苏芳.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