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0.00120243568678*RP+0.000236491311156*URP+0.358347880292*CR+4.36785573398+[AR(1)=0.604800656709] 其中,R-squared=0.934158,AdjR-sq=0.924028,F=92.22094,D—W值=1.684409,且各系数均显著,说明模型拟合的较好。模型结果显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助于缩小二元对比系数,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扩大二元对比系数,城市改革扩大了二元对比系数。结合方程(2)和方程(3)的结果,可以证实假说3成立。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并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型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到“U”型变化。但我国优先发展工业、限制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以及其他城乡差别的政策和福利等工业化和城市倾向的政治因素强化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差距扩大。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依赖经济整体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缩小城乡间福利差距,促进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加强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使城乡公平发展等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市场化改革因提高国内贸易的交易效率,而具有经济发展的意义。实证分析显示,城乡改革的时空差异,使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或扩大。因此,提高农村交易效率的改革措施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如,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通,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等措施,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对外开放提高国际贸易的交易效率,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而国际贸易主要在交易效率较高的城市部门,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此,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农业生产参与国际分工的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Schultz,T.w.ed.DistortionsofAgriculturalIncentives.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78 2.Young,A.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1928.38 3.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商务印书馆,2005 4.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1998(1) 5.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8.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J].经济研究,19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