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架子队”管理财务核算的现状 当前的铁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架子队”管理,其财务核算的管理主要还是传统项目财务核算基础上的延伸,其核算和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程结算、工程支付和工程材料的领用上。 1.架子队的结算和支付 在当前的铁路项目施工“架子队”结算当中,为了规避在财务核算过程中产生分包的嫌疑,大多数项目施工队往往会在传统财务核算方式按定期结算单的基础上,分解各项成本费用来入账,继而办理结算和支付手续,而该过程并未将结算带作为结算凭证入账,仅将其作为备查资料,将分包结算化于无形。 2.材料的调拨 在“架子队”管理模式下,材料调拨主要体现在对材料质量和材料成本的控制上,从而避免整个工程项目的材料浪费,降低项目施工的成本。多数铁路项目的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队的过程中多会采用甲控、甲供基本原材料前提下的包工包料模式。但是,受制于“架子队”模式的影响,施工主体领用的原材料将视同于项目内部领用材料,必将直接计入施工成本费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步通过物料领用记录予以扣除。 “架子队”管理财务核算面临困境 在当前“架子队”财务核算的状态下,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账面成本费用归集不及时、不准确 铁路项目施工队在传统方式办完结算手续后,还需要将“工、机、料”费用按“架子队”财务核算的要求进行比例分解,并提供出与之金额相对应的农民工工资表、机具设备的购置发票或凭证、材料采购的税务发票后才能将结算费用完整的实现归集。但是,通过该方法开具的发票会产生大量的税收负担,如果项目支付的款项无法明确承担主体或无法及时到位,就将导致成本费用归集的滞后;此外,合作协议中所包含的预付款项支付如果直接进入成本费用,也将导致当期成本费用的虚高。 (二)账面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无法准确及时反映 当工程项目的预付款项在支付之后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就必然导致成本费用的虚增,同时导致债券的虚减;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将材料调拨与内部领用视为一致行为,将其直接计入成本费用,没有将其记录在往来的账项上,这就必然导致本期债权的虚减。 (三)过度依赖辅助台账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在“架子队”管理模式下,财务核算时的账面成本费用及债权债务关系无法准确及时的得到反映,这就导致了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必须建立辅助台账,确保在实际的工程结算、扣款以及账面核算和支付过程中能够建立对应的关系,这必然加大项目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此外,大量辅助台账的存在,其准确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无疑会加大财务核算过程中对财务成本费用和债权债务关系的把握难度,增加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风险。 对于铁路项目“架子队”管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理解和对待架子队管理模式 铁道部对于“架子队”管理模式在铁路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主要是为了对分包行为进行严格管理,限制和减少非法的工程分包与转包,实现铁路项目施工过程和用工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铁路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与基层作业能够合理运作和有机衔接,强化对铁路项目施工作业层面的控制与管理,形成长效的施工质量和保障机制。 (二)加强材料领用的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