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动态考评和综合考评向结合。动态考察是对工程的构建过程展开的考察,是对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效果和预算具体情况之间差别进行的比较和整理。对这些差别进行比较得越早,对预算开展情况所做的调整就越有效,也就越能确保预算目的的完成。动态考察侧重的是问题反应的及时,处理的完善,与施工过程同步进行;综合考察则是在一个施工周期结束之后,对整个工程做出评价,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其主要考察指标是各部门投入的成本、收回的收益和获得的利润等内容,这是工程完工后进行的不同步考察。动态考察是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的主要方式,与完工后的综合考察是互相促进的。它们一起对体系调整施加自己的影响。 二是管理考察和绩效考察相结合。管理考察是根据管理标准做出的对比,对项目部下属的各部门展开考察,这个方面的考察主观性较大,所以有很大的弹性空间;绩效考察是对绩效标准的考察,对项目部施工效果展开考察,这些效果都是数量化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考察都会对照一定的分数,比较客观。所以,在对项目展开考察的时候,管理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考察比例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管理会占据五分之一的比例,而绩效会占据五分之四。这样的考察就会同时照顾管理和绩效两个方面的效果,让考察更加公正科学。 (2)全面预算的奖惩。某化建公司做出的全面预算是他们提出《经营目标责任书》、《管理目标责任书》和《考核设计方案》的主要凭证,公司依据预算展开情况对责任人展开考察、进行奖惩,不同单位把设定预算的完成情况和单位工资联系起来,个人责任的承担结果和个人获得的收入联系起来。对全部支出都要设定一定的限额,在支出超出一定部分之后就把这些开支从预算工资中减去。 一是工程项目考核和奖惩办法。某化建公司依据公司对项目展开的过程、年度完成情况和项目施工结束考察,并且按照过程考察占据十分之一,年度考察十分之三,完工考察占据五分之三的比例进行最终考察。公司制定标准的工程项目考察评分体系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二是职能部门考核和奖惩办法。某化建公司对不同工作部门预算开展情况进行考察,按月和季度进行考核和进行工作总结、工作规划。部门考察评分和月(季)效益发放是联系在一起的,通常,评分高于90分的,就可以发放百分百的效益工资;评分在75~90分之间的,发放的效益工资是评分和应得效益工资的成绩;评分低于75分之后,就不能再发放效益工资。 三是生产要素管理部门考核和奖惩办法。某化建公司对不同生产元素管理单位预算开展情况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进行考察,这主要包含对利润、上缴费用、机车消耗率、机车完整率、设施保养费率等方面的考察,根据工程项目完成情况展开综合加权评测。不同要素管理单位完成《经营目标责任书》规划的年度各项预算目标,并且得分高于75分的,可以100%发放年度目标奖,低于75分,不再发放这一奖金。 总体来说,某化建公司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和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制定的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的评定和考评制定,对于全面提高项目质量和防止出现亏损、工程事故、工程延期等方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被传统的管理模式所干扰、预算的调整不够灵活、考评执行力差等实际问题,这需要从思想上和制度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把全面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限。 参考文献: [1]侯学良:《中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循证管理方法及其实证研究——质量问题的群因素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第7期。 [2]吴江:《浅析代建制模式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梁芙蓉:《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绩效考核KPI指标及方法》,《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张勇:《军事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山西建筑》2008年第10期。 [5]邹坦、吴伟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第1期。 [6]徐慧、罗超:《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筛选方法探讨》,《中国海上油气》2007年第6。 [7]石书玲:《ERP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8]贺全龙:《工程项目资源的总体优化与配置》,《建筑技术》2007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