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融资工具创新 中小企业与传统融资体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其很难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解决对资金的需求。然而,无论是中小企业本身,还是传统融资工具本身,都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上述矛盾的解决就只能从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的创新中寻求答案。融资工具的创新不仅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而且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如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将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及各种具体项目证券化筹集资金,不仅能够有效回避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问题,还能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 (四)发展与中小型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目前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匹配,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如地方政府可向地方性商业银行注入资金,增加其资本金,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和信誉度,使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保证。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能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 (五)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制度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健全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了解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小企业没有担保及银行不了解企业资信状况导致的银行拒贷问题。 1.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起以中小企业、企业经营者、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重视信用意识的培养,将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来经营。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解决中小企业广大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佳、信用等级不高而难以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这一难题,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量。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如何调整好这三方面的权益是在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过程中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在市场宏观调控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引入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公正的第三方面出面组织,主要由中小企业参加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又要保证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商业利益,并且还要兼顾中小企业的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郝嵘.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欧阳海泉.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3]姚永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张素芬.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责任编辑吴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