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利用手机支付技术推动银行卡多领域应用新模式的探讨

时间:2014-06-03 14:38 点击:
【摘要】 寻求金融IC卡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应用的实现途径,是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快新兴技术在银行卡产业中应用的重点任务。本论文结合浙江金华地区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对如何实现金融IC卡在手机支付中的应用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

  【摘要】 寻求金融IC卡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应用的实现途径,是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快新兴技术在银行卡产业中应用的重点任务。本论文结合浙江金华地区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对如何实现金融IC卡在手机支付中的应用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基于SIM-ALL的手机支付新模式,并就推广手机支付运用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作了探讨。

  【关键词】 手机支付 银行卡多领域应用 新模式及配套政策

  实现金融IC卡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型应用的整合,加大新兴技术在银行卡产业中的应用,力争在非接触快速支付、移动支付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是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本文试图结合金华地区的实际,探讨利用手机支付技术推动银行卡多领域应用,为更有效地推动银行卡与手机支付的整合应用提供新的模式。

  一、支付的概念及推广前景

  手机支付就是将手机通信网络与金融业务系统结合,利用手机通信网络和近场通信技术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手机支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息、IVR、WAP、近距离非接触等多种方式进行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

  随着手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终端等的不断普及完善,手机支付逐渐成为金融创新的热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共发生业务5.35亿笔,金额2.31万亿元,业务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6.46%和132.39%,移动支付客户数2.45亿户。2013年情况见表1。

  市场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在未来5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有2至3倍的增长,主要增长力量源于移动票务快速增长、NFC非接触式支付、实体商品采购以及日常交易转账。报告认为,“大约20个国家将在未来18个月内推出NFC服务”。由于手机支付本身所具有的便捷属性,以及庞大的手机用户规模,手机支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金融IC卡在手机支付中应用的分析探讨

  目前我国手机支付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完整的标准,存在着多种形式、多套技术实现方式并存的局面。据调查,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一,SMS/IVR/WAP模式,是比较早期的技术模式,主要用于远程支付,其应用领域相对狭窄。其二,NFC模式,同时支持近场模式和远程模式,但需要用户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新手机或在现有手机上加装芯片,成本相对较高。其三,智能DS卡模式,是中国银联提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近场支付通过外挂异型卡(贴片、挂坠等)解决。其四,SIMPASS模式,将移动支付应用和SIM卡应用整合到一张SIM卡中,在SIM卡上引出天线,需要用户更换新的SIM卡。其五,ISIM模式,一种在SIM卡上外贴一种贴片卡的解决方案,无需更换SIM卡。其六,RFID-SIM模式,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模式将移动支付芯片和SIM卡应用合二为一,采用2.4GHz频段工作,需要用户更换新的SIM卡。

  经过分析比对,上述移动支付解决模式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远程支付操作复杂,用户体验差,如类型一;二是通信应用与金融应用分离,需要在手机上额外安装卡片开展手机支付如类型二、三、四、五、六;三是通信应用与金融应用虽然整合,但未融合,由其中一方实际完全控制了交易过程,对合作方有害无利,不利于普及推广,六个类型都存在该问题。由于存在以上缺陷和不足,无法方便近场支付,满足普通用户近场支付需求。鉴于这些状况,是否可以有一种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更加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且使合作各方达到共赢的服务呢?为此需通过对现行手机支付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寻求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手机支付技术难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