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

时间:2014-08-22 08:58 点击:
关于结构分量:图1中结构分量,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以全国的产业为评价标准的优势程度。该差异越大(差值﹥0),表明该产业为优势产业。江西省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分量为正数,说明这两次产业均为优势产业,但第一产业

 

  关于结构分量:图1中结构分量,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以全国的产业为评价标准的优势程度。该差异越大(差值﹥0),表明该产业为优势产业。江西省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分量为正数,说明这两次产业均为优势产业,但第一产业的结构分量为负数,说明该产业为劣势产业。

  关于竞争力分量:图1中竞争力分量,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产业的自身的发展程度同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发展程度的比较。该差值越大说明该区域该产业领先全国的发展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江西省第一、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说明这些产业在2003年~2006期间内对江西省发展影响的比重大,尤其是第一产业。

  综上所述,江西省在2003年~2006年期间内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平稳的增长率,虽然江西在以往是以农业为主,但在该期间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并且优势不大。

  再来分析2007年~2010年的江西省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

  从图2、表2中可以得出,2007年~2010年期间江西省的第一产业变化率如同第一个时期一样呈现负增长,其负增长也要小于全国第一产业的变化率。并且江西省第二产业的变化率要略高于全国相应产业变化率,约高于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变化率要低于全国的第三产业1.6%。

  关于份额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的份额分量高于△Fij,即-13.2,可得出江西省第一产业如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要低于全国的增长水平;第二产业的份额分量低于△Fij,表明其变化量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小于△Fij,说明该产业变化率要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

  关于结构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远远小于0,表明该产业为劣势产业,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分量分别为47.758、55.58,说明这些产业为优势产业,

  关于竞争力分量:江西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为负数,但是其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数,这也就可以得出虽然江西省在该时期该产业为劣势产业,但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大于0,说明该产业在2006年~2010年期间内为优势产业并且对江西省发展影响的比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虽然大于0,但其不具有竞争力,因为其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

  综上所述,江西省在2006年~2010年期间内,第一产业已不再是优势产业,第二、三产业正平稳发展。

  四、 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经济增长方式应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能耗、高效率、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的规划,随着近年江西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当前,江西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引导、科学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立足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重点,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和科学教育等基础性战略产业。培育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第三产业市场空间,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构筑第三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立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营造公平、规范、快捷、有序的市场准入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引导资金使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钟勇.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2004.(下转第104页)

  3. 杜军,鄢波.基于“三轴图”分析法的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分析.生态经济,2014,(1).

  4. 刘明宇,芮明杰.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工业经济,2012,(5).

  5. 付加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经济地理2009,(6).

  6. 王丽华,俞金国.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及机制分析.理论探讨,2005,(6).

  7. 任盈盈,刘思峰.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商业研究,2006,(14).

  8. 程玉鸿,许学强.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2003,(5).

  9. 阎小培.90 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向时空差异分析.经济地理1998,(3).

  10. 刘桂菊.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