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婴幼儿乳制品广告抬高了产品品质,过分夸大产品用途或功效,实际上广告中所宣传的商品质量、性能、功效与实际质量、性能、功效不相符合。婴幼儿奶粉行业已成为售后服务的盲区。一些乳制品企业没有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个别企业的服务电话实际上是销售电话,还有少数企业的服务电话形同虚设,多次拨打无人接听或长时间占线。
2.4 政府监管失效
我国尚未形成从原料奶的采集、企业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婴幼儿乳制品安全监管,而且监管职能分属畜牧兽医、质检、工商管理、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等多个部门,这种监管格局必然存在有不少的漏洞。“三鹿”事件就是原料奶质量的监管缺失所致。乳制品质量标准陈旧,检测体系不健全。例如,“三聚氰胺”含量在没有出现“三鹿”事件以前,根本就不在检测项目之列;在国外乳制品中的体细胞数检测,在我国目前仍是空白。
3 解决婴幼儿乳制品质量诚信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奶源方面质量控制
我国散养农户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要加快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例如,可以通过奶牛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牧场等方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奶牛的品种改良,提高良种奶牛的覆盖率,以保证逐步提高原料奶产量、质量和养殖效益。严格规范和执行挤奶程序,保证挤奶设备清洁,从挤奶、储存、运输等方面保证原料奶的卫生质量。鼓励奶农种植苜蓿等优质饲草的优惠政策。有实力的乳品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自有牧场。必须在原料奶加工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不仅要进行常规质量指标的检测,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有害添加物进行检测。
3.2 加强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
严格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加大对质量安全事故责任主体的惩罚力度。对于不合格产品实行追回制度,实行对有害乳制品的销毁制度。提高乳制品的可溯源性,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建立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诚信机制,加强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质量诚信承诺制度。
3.3 理性进行广告宣传
在广告宣传方式上避免空洞、夸大的宣传,尽量多引用来自专家学者、权威机构及临床实验报告的论证,以长期性的品牌渗透策略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强烈的信赖感。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一种对品质非常敏感的产品,消费者多以理性消费方式而不是盲目从于广告来实施购买行为。
3.4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
健全的质量监管制度应该贯穿婴幼儿乳制品生产的全过程。要从源头上加强饲料和兽药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婴幼儿乳制品的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从饲料供应,到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应该如实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高杨.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及研究——基于食品安全视角分析[J].现代营销,2013,(4).
[2]张莹.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