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日同盟的建立着实对当时远东甚至世界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其所造成的影响来看,双方基本上都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英日同盟无疑是成功和有效的。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英日同盟本身的矛盾逐渐显现,并成为了其解体的重要原因。由于英国作为自己的盟友,加之日俄战争取得胜利,这些都让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日渐扩大,其咄咄逼人的态势不得不让英国也产生了对其的不信任感。尤其在一战过程中,日本在中国流露出的野心已经损害到了英国的利益,这让英国十分警惕和恼火。两者在战略和政策层面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英国依旧追求均势和维持现状,也就是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而日本则谋求的却是打破现状和均势,以从中攫取最大利益。一战之后在远东问题上,德国和俄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再对英国造成实际威胁,反而是作为盟国的日本越来越挑战自己在该地区的权威和利益,而且日本想成为远东霸主的野心也让英国感到比过去俄国更甚的威胁,因为日本要比俄国更加排外,从根本上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对于美国来说,英日同盟也越来越不可接受。尤其在一战结束后,如果英国与日本仍保持同盟关系,其海军力量在太平洋上则对美国形成了绝大的威胁。因此美国一直宣称英日同盟在一战后已没有必要,如果继续保持则是在针对美国。如果不想被拖入全面和美国对抗的泥潭,英国的选择只能是和美国合作。但鉴于日益加深的美日矛盾,英日同盟的存在势必影响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在选择关头,英国最终选择了终结英日同盟,但为了不使英日关系恶化,英国竭力推动一个更广泛的条约的结成。其结果便是在华盛顿会议上形成“四国同盟”,英日同盟关系走向了必然的终结。
注释: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第218页。
(2)曹中屏:《东亚与太平洋国际关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第254页。
参考文献:
[1]克莱顿·罗伯茨.英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曹中屏.东亚与太平洋国际关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