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略论公民身份与阶级意识形态(4)

时间:2014-12-03 11:54 点击:
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作为贫困阶层,仅仅获得表面上的平等与自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因为他们是作为交换价值的另一方,以劳动力的方式出现,这就决定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支配、压迫和剥削的地位。马

  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作为贫困阶层,仅仅获得“表面上的平等与自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因为他们是作为交换价值的另一方,以劳动力的方式出现,这就决定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支配、压迫和剥削的地位。马克思说:“古代的自由和平等恰恰不是以发展了的交换价值为基础,相反,地是由于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毁灭。而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在古代世界还没有实现,在中世纪也没有实现。古代世界的基础是直接的强制劳动;当时共同体就建立在这种强制劳动的现成的基础上,作为中世纪的基础的劳动,本身是一种特权,是尚处在孤立分散状态的劳动,而不是生产一般交换价值的劳动。”[6]187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生产关系使得工人阶级承认这样现实是合理的和正当的,不是对抗而是承认和接受现实的冲突,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这样,作为自由和平等的生产关系被一种合理的意识形态掩饰,从而获得意识形态正当性辩护,这就使得人们还真以为这种自由和平等就是这样的,这种停留表面的“以言表意”层面的认识,容易导致并忽略“以言行事”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旨趣。因此,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资产阶级政治观念、经济观念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从认识论上澄清混乱观念,从而为无产阶级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旨趣则促使无产阶级把自己从虚假意识形态解脱出来,摆脱狭隘的、错误的思想观念的纠葛,在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无产阶级通过自身实际行动,重新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真正共同体,只有这种共同体才能使得每个人享有真正自由和平等。在这种共同体中,每个人不再受制于虚假意识形态的支配和操纵,而意识形态与公民身份问题会随着“自由人联合体”的产生而终结,每个人都是以真实自我而存在,只有这样,每个人都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从而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融合和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德怀尔.理解社会公民身份——政策与实践的主题和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