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违纪心理剖析及对策思考

时间:2014-12-17 10:31 点击:
摘要当前,在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中,违纪行为比较突出。认真分析和研究违纪心理,探求抑制违纪越轨心理的对策,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十分必要。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违纪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旨在通过对违纪心理的分析,寻找引发违纪
  摘要当前,在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中,违纪行为比较突出。认真分析和研究违纪心理,探求抑制违纪越轨心理的对策,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十分必要。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违纪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旨在通过对违纪心理的分析,寻找引发违纪心理反映的诸种因素,探求预测、调控、抑制对策,以预防和减少党员违纪越轨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围棋心理  对策

  一、违纪心理反映的类型

  违纪越轨,有的是某种心理引发的;有的则是在几种心理状态或

  是某一种心理为主导的情况下发生的。党员违纪心理因文化、教养、性格、习惯、经历、环境各异。一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失范心理。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政策、纪律以及道德秩序等约束,还要受到党规党纪的规范。在新形势下,受党内外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思想不坚定和意志薄弱的党员产生程度不同的失落心理。

  (二)仿效心理。近两年来,党内违纪越轨行为普遍增多,仿效违纪也是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少数党员是非不分,认为“他人能干的,我为什么不能干”,觉得自己工作有点成绩,应该“潇洒走一回”。缺乏自律意识和接受监察意识,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存在仿效心理最终走进了班房。

  (三)侥幸心理。一些党员对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是了解的,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但在新环境下,思想发生变化。少数党员、特别是手握一定权力的少数党员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实施经济犯罪。从系统近几年的几起因受贿而受到正义审判的案例,无不说明这一点。

  二、违纪心理变化的诱因

  人的心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要求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在新形势下,党员违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与个体自身不良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从客观因素看

  违纪的构成,是违纪心理(动机)寻求违纪机遇的结合,需要外部必要的条件。权力既是为人民服务、为“经济腾飞”作贡献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成为大大小小的掌权者违纪违法的客观条件。

  1.金钱诱惑,心态失衡。市场经济催去了“一切向钱看”、“以金钱衡量人生价值”等观念,有其滋生的条件,经济发展后,不同社会集团成员收入差距拉开了,使一些人产生了个人利益的失落感。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