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服务方式上要克服传统的旧模式,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为医院后勤内部和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物资供应坚持竞争、择优、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向社会招标,实施集中统一的政府采购等。要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把社会能办的事情交给社会,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又可减少机构和人员,节约开支,避免管理上的跑、冒、滴、漏。 5.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想方法与准则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想方法与准则: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实现社会稳定,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改变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老观念,应采取“干多干少就是不一样,不努力工作,不提高效率,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会被淘汰”。 6.后勤服务社会化必须有各个方面的支持 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系统?程,既涉及医院内部,也涉及社会各层面,具体实施这项工程,除应有一套科学、严密的计划方案外,还应与工资改革、物价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配套进行。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信贷等方面的必要支持。特别是在起步和打基础阶段,财政的支持不能少,应在某些方面增加拨款,支持其发展。税务部门在税收上应给予“减、缓、免”,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劳动工资、人事编制等方面也应放宽政策,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7.医院后勤改革的总体目标 医院后勤改革的总体目标:根据医院后勤工作的特点,通过组建后勤实体和集团,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实现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在今后几年内,实现后勤服务由单位各自为政、“小而全”向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快捷、方便的新型医疗卫生机构后勤保障体系。 结 语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朝着单独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从单位中剥离出去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医疗工作提供科学、合理适应医院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3]。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先进经验,使医院能够真正提高效率,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谭天林 陈昌远 李 雪等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38. [2]刘继同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性质、含义、形式与基本类型.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14-16. [3]孙福元 浅析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竞争”问题.中国医院管理,2005,25(增刊):272. [4]李丽杰 王丽梅 浅谈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中国卫生经济,2002,8(21):44. [5] 曾蕾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23期 [6] 温玉枝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