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培养体系研究(4)

时间:2015-12-11 14:32 点击:
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教师应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对医学生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医学生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使他们明白患者需求的是医术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和谐

  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教师应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对医学生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医学生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使他们明白患者需求的是医术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使医学生在掌握一种专业技能的同时,人文理性的文明观和价值观也得到培养,学会尊重病人,以人为本。从而避免沦为“技术动物”或科技奴隶,以实现自身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含着群体的关照: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医学技术的成就,确保医学技术沿着造福全人类的道路前进。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与医学发展的人文社科素质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张国芳,茅晓延,胡斯隆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3]聂素滨,金祥雷,于双成.发达国家医学人文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4]张玉龙.论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

  [5]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郭永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6]聂素滨等.发达国家人文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7]聂菁葆.北美生命伦理学和医学人文学研究生教育[J].医学与哲学,

  [8]吕一军等.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再论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

  [9]赵斌.医学理论与实践原理:德国洪堡大学查理特医学院的医学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J].复旦教育论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