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实施环境会计计量在工作中使用的都是企业原有会计人员,这类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工作,对环境会计各项要素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真正系统性掌握又愿意在企业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环境会计的实施必然会呈现出滞后性特征。 在人员培训方面,目前会计人员大多都是高校的产物,而高校目前并没有设置专门环境会计专业,在师资以及教材方面相对匮乏,这是导致环境会计人才缺失的最关键因素。目前,高校只是开设了与环境会计知识相关的课程,教学缺乏专业性。而一些国外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其环境会计培训机构相对我国而言更为成熟,会计要素归类明确,相关人才也更加专业。 3我国环境会计构建的要点 31提高重视程度 哲学上说,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推动或阻碍事物的发展。国家与企业都应重视环境会计的建设,将其看做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国家而言,应重视理论灌输,让企业了解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培养更多环境会计专业人才,以此来提升理论层次,促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企业而言,在人才聘用方面应将聘用专业型人才落实到底,这样才能够让广大学子看到环境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从而让高校重视这类专业人才的培训。总之,只有各方面提高重视程度,环境会计在我国才能够顺利实施。 32规范会计核算要素 会计核算要素只有通过明确规定,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够让企业真正落实,而不是将环境会计表现为形式。但目前环境会计的衡量范围较广,一些指标也不便于测量。在这种条件下,核算要素必须能够将企业经营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反映出来。基本核算要素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环保支出。这一支出属于企业资源行为,反映了企业对环境保护做出的举措,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环保支出可以在环境补救、资本投资、物资回收、业务费用、环境规划、环境开发以及环境研究等方面来核算。 (2)资源消耗。资源消耗主要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其实是不能够使用货币来表示的,只能够通过预计方式对污染会造成的经济补救损失来支付费用。若相关部门没有对其罚款,可直接使用历史成本法来计算支付费用。自然资源的消耗一般指的是企业销售、运输等环节产生的额外资源使用量,通常按照历史成本法来计算费用。 4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社会中既是经济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环境恶化的污染者。在和谐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与企业都应重视环境会计的建设力度,通过费用的弥补抑制企业在传统经营中因利益驱使对环境的不负责行为。企业在今后经营过程中需要完善环境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力度,让企业在专业环境会计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宋诚磊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理性思考[J].会计之友,2011(32). [2]宋长明浅析建立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 [3]张容海浅谈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农业经济,2009(1). [4]林立祖,周广琳浅析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3(8). [5]殷文义关于建立我国宏观环境会计问题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