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追求效益是图书馆融入市场的必然要求 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关于“图书馆产业化”的研究较多,有学者认为“图书馆产业论被现实否定了”。图书馆的公益福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将向产业经营性转变,将以市场为导向,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诸多环节联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并计算其投入产出,提高图书馆投资的经济效益的一体化经营过程。过去那种重建设、轻服务、重规模、轻效益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增强效益意识,才能实现图书馆事业的日益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但是,图书馆追求效益与其他生产部门具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以经济效益为辅。 图书馆市场化在推动图书馆效益化过程中,推动了其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于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较为有效的经济方式。但是,在图书馆效益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化的作用,还要有政府调节供给方式以补其不足。 32图书馆的创新之路 321转变管理模式,实行制度创新 市场经济中的图书馆,不再固守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引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图书馆除在信息知识经济环境下,不断开展馆际合作并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外,还要在资源专业化、特色化上加大建设力度。最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应该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运作体系,“唯有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封闭落后的状态”。 322服务创新是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图书馆的服务重心要从提供一般的纸质文献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图书馆的重心不是阵地服务,而是要学会打理和优化知识”。 原有的、单一的借阅功能,应向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知识库及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转变。创新型图书馆,可以大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新的服务思想理念下,不断扩大、丰富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品种。 323将信息加工和开发为中心内容的图书馆效益化放在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图书馆信息加工和开发,总是围绕着信息资源的整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图书馆为解决信息量剧增、为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图书馆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选择。通过组织本馆资源、外来资源及网络资源,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体系,提供大规模、分布广的知识中心;强化网络中心联合服务功能,弥补单一图书馆信息相对较少的不足。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息,图书馆只有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当前,信息同能源、物资一样,成为三大资源之一。整合适合不同专业、不同领域需要的信息资源,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7个关键词[J].图书情报工作,2009-11 [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 [3]阎素芹,杜文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现象[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4). [4]杨元美浅谈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1994(5). [5]刘盛华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长江论坛,2004(4). [6]蔡曙光数字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5). [7]张学军产业化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8]赵超美论新时期图书馆市场化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20 [9]李学文产业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J].情报杂志,2001(5). [10]焦俊梅图书馆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J].图书馆杂志,2008(12). [11]胡四元图书馆市场化意识与市场营销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 [12]胡至洵图书馆效益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5). [13]周亮文,刘远宾图书馆效益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 [14]刘海梅图书馆创新及其功能[J].图书馆论坛,2010(5). [15]靖彩玲,张颖图书馆建设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N].河北经济日报,2010-01-17 [16]刘红试论图书馆从基础服务向创新服务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0(20). [作者简介]王建国(1977—),男,山东郯城人,硕士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文献学、方志学、图书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