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与分析(2)

时间:2015-09-09 08:54 点击:
1.3.2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将其分为四个等级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经过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胃粘膜形态完好;经过病理检查显示,患者
  1.3.2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将其分为四个等级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经过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胃粘膜形态完好;经过病理检查显示,患者没有肠上皮化生迹象。显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饮食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过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腺体萎缩情况改善良好。有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经过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腺体萎缩情况有所改善;经过病理检查显示,患者有轻微肠上皮化生迹象。无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没有改善,严重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之间,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等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治愈的患者占22例,显效的患者占16例,有效的患者占13例,无效的患者占4例,总有效率是92.73%,对照组中,治愈的患者占17例,显效的患者占12例,有效的患者占11例,无效的患者占15例,总有效率是72.73%(P<0.05)。
  3讨论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脘痛"和"腹胀"的范畴,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脾胃气虚[5]。
  在临床上,采取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并发症。本次研究采取的中医治疗方案中,蒲黄、五灵脂两味药合用能够达到通利血脉、祛瘀活血的目的;炒白术、生黄芪、炙甘草、党参四味药能够有摄血补气作用;蒲黄可以止血化瘀;沙参具有滋阴功效;太子参具有补气作用;生地和麦冬具有凉血、清心、养阴功效。所有的中药材共同作用,能够达到化瘀、滋阴、健脾等功效。此迹象表明,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的方式,能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6]。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2.73%,而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只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仅有72.73%。由此可见,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其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志洁,伊春锦,李新民,等.一贯煎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IL-12和TNF-α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1):248-250.
  [2]朱方石.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困惑"及其对策的研讨[J].医学与哲学,2012,33(20):47-48,51.
  [3]王贺军,韩艳梅,史海霞,等.胃康宁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18):1570-1572.
  [4]张颜伟,郭喜军,赵见文,等.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6(1):36-38.
  [5]谢晶日,王丹丹,王海强,等.欣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6):104-106.
  [6]赵雷,陆为民.徐景藩.三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18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23):2007-20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