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抗感染、护肝及补液多种对症治疗,在防治纠正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探讨应用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血症炎症因子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42例,年龄39~69岁,平均(48.3±6.4)岁。 纳入标准:(1)按照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制订的脓毒症诊断标准,由病理检查等确诊为严重脓毒症患者.(2)排除短期内并发急慢性感 染、患有严重心肺基础性疾病的患者。(3)入院近3个月内未并发急慢性感染,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无出血或输血史。(4)排除入院时伴有循环衰竭患者。 (5)既往无高血压史,无过敏史或过敏体质[4-6]。 1.2 治疗方法 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确诊后均及时采取措施,应用抗感染、护肝及补液多种对症治疗,在防治纠正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措施。血液净化治疗 即是在患者静脉内置管建立血管通路的临床方法,一般选取患者颈内静脉或者股静脉,也可同时行颈内静脉及者股静脉的双腔置管。设置0~600 mL/h的滤率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的滤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按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时足量补充血容量。补充血流量控 制为150~250 mL/h, 抗凝剂使用低分子肝素。用低分子肝素处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逐渐调整血流量到200 mL/min以上,持续泵入肝素,保持温度为34.0~35.5 ℃,根据患者体重等具体情况设置具体跨膜压力差。灌注3 h,随后进行2 h血液滤过。治疗为5 h/d,连续治疗4~9 d,具体时间按患者临床表征灵活控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所有患者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MAP、PaO2/FiO2及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 所有患者滤过前APACHEⅡ评分为(24.55±3.67)分,滤过后APACHEⅡ评分为(17.34±3.22)分,滤过后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血液滤过后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下降,血糖明显升高,血肌酐显著下降,与滤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后MAP、PaO2/Fi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VP较治疗前略有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影响因素为感染源、衰竭系统及器官数目、首发衰竭器官、血液炎症因子、个体免疫机制系统是否健全、基础性疾病并发情况等 [7]。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难明,涉及多个器官及系统的连锁衰竭,可由感染、凝血、免疫及组织损害等多种原因引起,表现为机体免疫系统代偿水平大幅度下 降、毒素及代谢物质堆积,导致血液粘滞、炎症反应加剧、内环境紊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变化,常常并发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8]。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是严重创伤诱发的机体免疫及防御系统过度激活,体内产生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最终形成逐级放大瀑布式炎症反应[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