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589例产妇,会阴切开时,胎头拨露面积为5cm× 7cm~6cm×8cm,胎头娩出前切口出血量5~15ml,平均6.3ml,胎儿及胎盘娩出后,检查软产道裂伤情况,宫颈裂伤未在本统计范围内,其中11例切口有不同程度延伸,66例阴道出口、小阴唇等部位多点裂伤,复杂性会阴撕裂82例,这其中又包括35例切口向阴道直肠间隙撕裂,47例阴道后壁蹄形裂伤,阴道后壁呈舌状游离,阴道及会阴裂伤率为27.0%,复杂性会阴裂伤率13.9%。见表1。 3讨论 分娩过程中,会阴切开可以避免严重的裂伤,克服分娩阻滞,可以缩短分娩时间,减轻窒息儿的窒息程度。如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不可避免的造成会阴裂伤,或由于母儿的情况需要快速的结束分娩时,可行会阴切开术。会阴切开的时间、方式和程度,应视产妇的具体情况而定[1]。 很多分娩可自然结束,不需要手术干预,但是当会阴发育不良、过紧、会阴部瘢痕、炎症、急产或胎儿过大、胎位异常时,常常不可避免地造成会阴裂伤。如果产科医师尽心尽责,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正确地观察和判断会阴切开的指征,把握正确的时机,认真仔细地进行技术操作,若估计可能发生会阴裂伤,尤其是复杂的裂伤,就应适时的行会阴切开术,既有利于分娩,而且切口整齐,愈合也好。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1月-2010年12月共有5336例产妇分娩,其中单胎头位产未切开的419例产妇中,214例会阴有程度不等的损伤,需手术缝合,205例会阴完整,无任何损伤,占全部经阴分娩产妇的6.3%,这个比例非常低,这可能是会阴切开术成为产科最常施行的手术的原因之一。 本文中三组产妇会阴切口的出血量,更多反映的是自会阴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的长短。过早的切开无助于加速胎儿的娩出,切口暴露时间延长,出血量相应增多,并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三组的统计结果分析:第一组452例产妇,会阴切开时胎头拨露面积为1.5cm×4cm~2cm×5cm,平均切口出血量31.4ml,显著高于第二、三组,显然会阴切开过早,胎儿并不会加速娩出,通常要经过数次宫缩和宫缩间歇期,切口暴露时间长,不但切口出血量相应增多,也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会阴及阴道撕裂31例(6.8%),显著高于第二组,低于第三组,其中复杂性会阴裂伤6例(1.3%),显著高于第二组(0.4%),显著低于第三组(13.9%),高于第二组的原因考虑是未经过充分扩张的会阴,行切开术时,切开组织过多,并且过早切开的切口,在经历数次胎头拨露时,有延伸的可能。第二组1607例产妇,会阴切开时胎头拨露面积为4cm×6cm,在这一时机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数量远远高于第一、三组,可以看出不同的助产医师在掌握会阴切开时机时的一致性,此时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平均切口出血量10.2ml,显著低于第一组,胎儿通常会在会阴切开后的第一次宫缩期或宫缩间歇期娩出;会阴及阴道裂伤33例(2.1%),其中复杂性裂伤7例(0.4%),显著低于第一、三组,分析原因是此时行会阴切开时,会阴已经过一定程度的扩张,但尚不至于引起阴道出口的撕裂。第三组589例产妇,会阴切开时胎头拨露面积为5cm×7cm~6cm×8cm,此时胎头多已着冠,平均切口出血量6.3ml,显著低于第一、二组,会阴切开后胎儿即刻娩出;会阴及阴道裂伤159例(27.0%),其中复杂性裂伤82例(13.9%),均显著高于第一、二组,分析原因是此时行会阴切开术时,一部分会阴裂伤已经发生,尤其是阴道出口及小阴唇的裂伤,甚至是复杂性的裂伤,显然已经错过了会阴切开术的最佳时机,而复杂性的会阴裂伤是助产医师应该避免其发生的。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见:分娩过程中,当胎头拨露面积为4cm×6cm时,是会阴切开术的适宜时机,此时行会阴切开术,胎儿通常会在一次宫缩期或宫缩间歇期娩出,切口暴露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了感染的机会;经过充分扩张的会阴组织变薄,切开的组织少,发生会阴裂伤,尤其是复杂性裂伤的机会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