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对儿童舞蹈兴趣的培养 (一)家庭对儿童舞蹈兴趣的培养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儿童对舞蹈兴趣的萌芽大多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家庭在培养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培养儿童产生舞蹈兴趣的第一个环境,所以家长对儿童舞蹈兴趣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 家长是儿童舞蹈兴趣的发现者和培养者,家长应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去发现他们的性格与爱好,然后采取措施去引导孩子对舞蹈产生兴趣。作为儿童的守护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切忌把成人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根据儿童性格的特点,积极地创造一定的空间和条件鼓励发展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 2.采取的培养措施 (1)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自己也观察舞蹈、艺术类的知识,给孩子从小营造一个艺术的生活环境和态度。 (2)家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美,从中去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 (3)家长可以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活泼的乐曲,让孩子伴随乐曲蹦蹦跳跳,然后在音乐声中模仿各种形象,鼓励孩子发挥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舞蹈的兴趣。 (4)在家庭聚会时,让孩子们一起表演节目,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对学习舞蹈的渴望。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舞蹈兴趣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环境,学校领导对舞蹈重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儿童对舞蹈学习的兴趣程度。如果学校领导提倡学校的氛围是艺术的、美好的,经常举办和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那么学生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学校的舞蹈排练,再加上领导不时地鼓励和关心孩子们,孩子们自然就会对舞蹈产生兴趣了。 (三)校外教育对儿童舞蹈兴趣的培养 儿童在进入校内教育前,已经应该开始进行舞蹈教育了,因为儿童在4到6岁之间是形象思维训练最好的年龄阶段,因此校外教育就承载了儿童舞蹈素质教育的重任。校外教育场所的中心是各区县的少年宫已更名为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其宗旨是为青少年儿童组织丰富的校外活动。因此,在校外教育的舞蹈培养形式是以活动形式体现的,如讲座、演出、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校外舞蹈活动,会让孩子们体会到舞蹈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他们在这里吸收艺术养分、培养艺术情操、发掘艺术天赋的摇篮。校外教育场所相比起校内教育让孩子们感到更自由,更公平。这里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孩子们逐渐地在少年宫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心,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舞蹈这门艺术了。 四、结语 科学、规范的舞蹈训练,能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举止端庄、气质高贵、身体健康、创造力强、思维敏捷、审美意识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会使孩子们感觉良好,充满自信,并对舞蹈产生兴趣。兴趣直接影响了人的一生,它是最好的指导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对于孩子来说,爱唱爱跳是他们的天性,是真情的流露。对儿童舞蹈的兴趣培养,应通过家庭、学校、校外教育再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去进行。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孩子,都应该在尊重孩子的情况下,让舞蹈课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充满童趣和快乐的。祝愿全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能在舞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