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发展历程中可看出,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推陈出新、服务逐步细分、效率不断提升、服务范围持续扩大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永恒趋势。
3.传统金融模式
金融服务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5类:储蓄、借贷、保险、投资/理财、支付。提供上述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
1)银行、信用合作社
2)保险、保险资产管理
3)证券、基金、期货
4)信托、金融资产管理、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财务公司等。
传统金融模式经过300多年,经历了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模式显示出了其局限性,尤其在中国这个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抑制严重的国家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信用体系不建全,信贷成本高;
2)忽视对小微企业及普通大众的金融服务;
3)价值扭曲,资金价格没有反应价值;
4)向国有企业、大企业、大机构倾斜,穷人补贴富人;
5)在金融服务间的转换不够便捷;
6)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过多替代市场;
7)对新技术运用的不够,传统既得利益者没有动力进行创新;
8)缺乏鲶鱼效应,既得利益者阻碍变革。
二、互联网金融
1.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结合互联网理念(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实现资金融通、信息中介、交易支付等金融服务[2]。互联网金融不只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简单结合,还包括通过技术进步和理念的转变,促进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和创新,加快金融行业市场化步伐,减少金融抑制,使金融更广泛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普通大众,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
根据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的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如下六种[3]:
1)互联网金融门户
2)第三方支付
3)P2P
4)众筹
5)大数据金融
6)信息化金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