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趋势 就人类社会进程而言,民主乃大势所趋。“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民主政治或者正处在民主化的过程之中”[7]。新加坡也不会例外。新加坡威权主义并非一成不变。李光耀1991年在接受《经济学家》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一旦你达到了一定的工业水平,你就有了一支受过教育的劳动大军……如果你继续维持一种威权主义制度,你将陷入各种僵局。你一定要设计某种代议制。这将使实现工业化的下一阶段顺当些。以后,你可能会看到公民社会开始的情况,人民结成他们自己的团体。……只是到那时,你才能确实看到我愿称之为积极的基层民主的开端。”[8]正如李光耀所言,近几十年来,NGO(非政府组织)在新加坡层出不穷,1994年初注册的NGO有4562个。[9]这表明新加坡公民社会在形成之中。“在新加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的政治参与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新闻舆论、宗教等其他一些社会团体上。国内报刊不断登载人们对各种政治提出批评意见的投函。市民社会的兴起给曾经‘铁板一块’的新加坡政治注入民主的因素。”[10]2008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表示,新加坡政府愿意开放政治言论空间,公民可在原自由演讲场所——芳林公园进行户外示威。就政坛风景而言,人民行动党的影响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在2011年新加坡国会选举中,该党得票率从2006年国会选举时的666%降到了6014%,差点跌破60%的心理关口。 暨南大学庄礼伟教授认为,“1965年正式建国的新加坡或许能够在60年后,即2025年时,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稳健成熟的民主国家”,这是“一个有待证实的‘新加坡猜想’”[11]。 可以预见,随着新加坡的政治文化由威权主义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转型,新加坡政府对电影业的干预会逐渐减少,电影审查制度会有所放松,新加坡的电影业的发展环境将变得宽松,从业人员将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电影产量和质量将逐步提高,新加坡电影业将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建文.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 [2]李路曲.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研究,1991(03). [3]武坤.新加坡电影发展过程坎坷[N].云南信息报,2012-07-10. [4]FILMCATALOGUE[OL].http://www.smf.sg/SingaporeMediaCity/SFC/Pages/FilmCatalogue.aspx. [5][新加坡]鲁虎.新加坡要做亚洲电影之都[J].中国—东盟博览,2006(01). [6]肖扬.新加坡电影审查严格是一种错觉[N].北京青年报,2007-10-06. [7]邢悦.国际关系学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8]古姆·罗沃.亚洲的崛起——美国为什么将随着亚洲的经济繁荣而繁荣[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49. [9][马来西亚]冯久玲.亚洲的新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410. [10]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01). [11]庄礼伟.越南与新加坡:两种政治模式下的民主方程式[J].大经贸,2011(10). [作者简介]陈强(1971—),男,广西鹿寨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研究员,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文化。黎珏辰(1978—),女,广西柳江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基本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