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政府效率对企业成长的效应为正向作用,政府效率指数的系数为0.046,并在统计上显著,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效率指数增长1单位,企业成长性综合得分会增加4.6%。并且在样本中,由于政府效率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为0.8。因此,政府效率高的地区企业成长性比政府效率低的地区企业成长性要超出3个百分点。从现实角度看,政府效率高的地区由于政府在公共投资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以及地区居民福利方面成绩较好,因此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因此企业成长性表现得较好。 第二,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指标综合得分越高。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企业绩效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企业的规模或市场份额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实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率。样本中的企业除去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并且大多来自工业、商业、公用事业和综合性行业等,这些行业都易于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从结果上也得到证明。 第三,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综合得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显著性水平1%下都显著。股权集中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成长综合得分下降0.1398。这可能因为,在高度集中的企业,大股东利用控股权地位支配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导致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使得整体利益受损,即出现管理上的超强控制和公司治理的超弱控制。因此,具有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从而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利于企业成长。 第四,企业股份中含有国有股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于国有股存在于企业股权中,国家目标会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不一致追求,因而影响企业绩效和发展。地方政府常常会因追求政府政绩,如充分就业、福利保障等,而使得企业失去发展机会,从而伤害企业长期增长潜能。国有股比例的提高还有可能引发内部人控制问题,给企业发展造成更大的阻碍。 第五,政府效率对企业成长的正向效应会因企业股份中含有国有股而减弱。模型2中政府效率的系数为0.0486,而企业性质与政府效率交叉项的系数为-0.002593。这表明,当企业含有国有股时,政府效率对企业成长综合得分的影响将减弱0.25个百分点。从理论上来说,国有股会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当企业为民营体时,企业成长表现得更强,纯民营经济更能适应当地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天伟.政府效率测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崔述强,王红,崔萍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3.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2) 4.李永军.牢牢把握“市场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 5.周岑康.从“优化论”到“兼顾论”:新时期公平与效率观的转向与困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 6.刘林德.解放思想的主要对象是干部[N].长江日报,2013 7.王晓红.给行政审批“瘦身”是关键[N].团结报,2013 作者简介: 龙敏,男,1970年2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硕士(在读),职称:讲师。现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工作,长期从事财务与税收方面的教学和实务。研究方向:公司财务理论与税收、资本运作、个人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