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2)

时间:2014-04-25 15:53 点击: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整体的经济情况,涉及区域的经济稳定情况,行业面对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人们对该行业的消费情况。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面对的首先是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这由我国的人均GDP可以体现。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整体的经济情况,涉及区域的经济稳定情况,行业面对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人们对该行业的消费情况。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面对的首先是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这由我国的人均GDP可以体现。图1显示,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但是在2008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的放缓势必会影响人们收入的增速,影响旅游经济的增速。这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因素,但是不是绝对的。

  农村旅游经济虽然是城乡共同参与,但是主要消费群体依然是城镇人口,此外农村旅游以探亲访友为主,专门旅游特别是往农村旅游的较少。因此,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1998-2007年城镇人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而在2008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2012年增速直接降低至1%以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发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即使在2008年之后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主要和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扶持有关。

  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人们收入的不稳定,而收入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对旅游的消费。从图4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不稳定,增速波动比较大。国内旅游消费增长率和城镇旅游消费趋势相似,增速不稳定(见图5)。所以,旅游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比较大。因此,经济的稳定性和具体形式直接影响了旅游发展。但是从图6可以看出,农村旅游收入从2006年开始一直呈高速增长状态,这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偏向于农村旅游,收入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城镇旅游的增速放缓,但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增长影响不大。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区域的居民教育程度、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第一,随着城镇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教育水平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生活环境的恶化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形成矛盾。这种矛盾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农村是山多水多环境优美的地方,许多城镇居民希望通过旅游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美好的环境。这种消费偏向对发展农村旅游是有利的。第二,农村各种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和稀有性。城镇文化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工业不断发展,传统风俗逐渐会被同化,缺乏特殊性和稀有性。相对城镇,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人文风俗依然保持很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性的稀有性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开发点,农村特殊的风俗民情能吸引那些对稀有事物好奇而向往以及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的旅游者。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学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观念发生变化,许多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修养及学识。第四,农村居民旅游经营户整体水平有限,管理水平有限,其对服务的概念理解较低,农村各种恶习依然大量存在,这些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形象,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发展,而农村综合的旅游情况直接影响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