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节能减排效应,而节能减排又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国内外关于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并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53-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造成有害气体及温室气体排放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这些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7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调“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要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如果说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节能减排则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的优化旨在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深层矛盾,通过拓展空间,提升经济体发展的长期动力,把传统意义的经济增长赋予结构优化的新要求,从而增强可持续性。节能减排措施和相关政策则是从解决资源人口矛盾中寻求突破口,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粗放的增长方式,进而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在1995年发表“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力”一文,由此引起了国际上关于节能减排研究的新热潮。Meadows认为应该把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全人类的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Urne、Steiner、Brandt等人发表声明认为依赖当地资源发展经济的地区,其资源性经济将难以持续,因为资源型经济对当地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环境将难以持续。 国际上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以日本最为突出,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对中国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日本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成本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过密环境基准,以缓解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矛盾。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满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社会公害的能力、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SaeedKalid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菲律宾、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社会制度、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及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自然资源的运用从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角度进行了研究。Meadows认为应该把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全人类的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Urne、Steiner、Brandt等人发表声明认为依赖当地资源发展经济的地区,其资源性经济将难以持续,因为资源型经济对当地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环境将难以持续。 B.Wang提出了无残差指数分解方法来研究能源强度变化问题,并运用拉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研究了有关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问题,并用此方法在多国比较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能源强度变化对产出的影响。Maria.LioP研究西班牙1995—2000年污染物排放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西班牙经济结构与污染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出西班牙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对策。ChunboMa、DavidI.stern指出,之前的大多数研究认为,能源强度降低主要由于技术变动造成,但是对能源之间替代效应的作用未进行因素分解。利用拉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技术对中国1980—2003年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强度增加源于负的技术进步,能源内部的替代效应对能源强度变动的贡献不大。
MichaelDalton建立了一种动态的普通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能源消耗与技术发展和经济的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之间的联系。StelaZ.Tsani研究了希腊1960—2006时期内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指出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影响经济的增长,应该重视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E.A.Abdelaziz从管理、技术和政策三方面提出工业节能评估综述,并分别进行分析检验,提出节能减排相关建议。Coelli介绍了DEA软件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目前的研究应用领域,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基础模型及各种衍生模型,用实例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在财务分析、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对计算机操作做了示范,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