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2)

时间:2014-05-26 15:00 点击:
四、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 1、产业转移增加了落后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产业转移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包括了资本、技术、知识的

  四、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

  1、产业转移增加了落后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产业转移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包括了资本、技术、知识的流动,这为经济落后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都知道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缓慢,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积累少、知识的流动缓慢,新技术知识的流入为落后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根据哈德罗-多马模型可知,资本要素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落后区域由于自身的资本积累不足而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为落后区域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本,缓解了地方因为投资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在发达地区往往都存在着技术外溢的现象,这些技术的溢出也会成为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

  2、产业区域转移可以推动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区域的转移使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同时也成为落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

  3、产业区域转移为落后区域的市场注入活力。首先,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给落后区域带来了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对落后的市场经济理念、管理方式等产生冲击;其次,产业的转移给落后区域的产业带来竞争,有效地推动区域竞争。同时,先发区域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为此落后区域的企业必须努力改善经营,加强人才的引进以及技术的开发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再次,产业转移改善了落后区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产业转移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拓宽就业面。

  (二)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

  1、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落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随着落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长期粗放式的开发,一方面能源的利用效率很低、消耗量大,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另一方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破坏了区域原有的生态平衡,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威胁。如果在区域产业转移时,是将那些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那么势必会阻碍落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把握好资源开发的尺度,既要发展,也要环境。

  2、产业区域转移可能会造成落后区域产业结构的失衡。产业结构的演变有着自身的科学规律。按照三次产业法分类,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更替如下:开始以第一产业为主,后逐渐转向第二产业,然后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的转移受到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制约。由于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优于落后区域,不能盲目的引进大量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接受产业转移。

  3、产业区域转移可能会冲击到落后区域的产业。落后区域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差,自身的管理以及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制度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当前区域产业转移形式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将在较长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开始到形成竞争优势,大概用时20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促进西部产业的发展也可能持续20年。

  (二)能源密集型产业西移的规模会更大。近年来,能源价格上涨、碳排放标准的提升和东部能源资源衰竭,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中部过剩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西转移。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西移,已开始吸引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聚集。中西部能源丰富的禀赋特性和已经形成的能源密集型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关联效应。

  (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将急剧增多。资本要素的过度集聚将会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2006年以来,中西部地区资本要素的集聚程度开始明显上升,电子通信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资产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转移,产业转移趋势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四)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放缓。东部地区在资本、劳动、技术和人力资本的集聚以及国外技术转移和知识的外溢,将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过程。虽然技术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但由于东部地区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集聚效应,中西部产业比较优势有所下降。

  主要参考文献:

  [1]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

  [2]郭少新.区域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培育[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1.

  [3]曹颖铁,刘红霞著.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