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苏南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及应对策略

时间:2014-06-03 14:31 点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当前我国技术工的短缺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以苏南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现状及短缺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与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当前我国技术工的短缺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以苏南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现状及短缺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苏南企业 技术工人短缺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59-02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分布了江苏省大部分的制造业等中小型企业,苏南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腹地,在长三角中的经济地理区域非常优越,不仅毗邻上海,能够接受到上海的经济辐射,同时还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对外进出口贸易非常繁荣,如今的苏南已经迈入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行列。苏南的经济主要依靠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大力发展制造企业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一、苏南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现状分析

  (一)技术工人存量严重短缺

  根据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105.8万人。近年来苏南第二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现比例已超过60%,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工人短缺现象也愈加明显。

  (二)技术工人比例严重失调

  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技术工人队伍结构应是中级和高级技术工人占多数,而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的结构却恰恰相反,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据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苏南大量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平均每位高级技工大约有7个岗位可供选择,高级技术工人占比还不到4%。

  (三)技术工人素质亟待提高

  根据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4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有58.4%的求职者具有一定技术等级或职称,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40.6%,具有职称的占18.6%。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89、1.79、1.66。通过对苏南地区技术工人的知识水平与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苏南36%的技术工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且学历为高中及以下;18%的工人受过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34%的工人受过中专教育,11%的工人受到大专教育,1%的工人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

  二、苏南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分析

  (一)存在“重学历、轻技术”的偏见

  社会上对技术工人存在认识偏差,没有正确认识到技术工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一直盛行“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认为学历高、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型人才才有社会地位,而靠技术吃饭的蓝领从事的则是“低下”的劳动,对技术工人的职业存有偏见,中国的老百姓也都不支持自家的孩子学习技术,不想让他们以后成为技术工人。

  (二)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不明朗

  在企业中,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一般很难晋升,存在年龄、资历、比例和身份界限,技术职称评比的限制也多。在家长和学生眼里,技术工种投入大、收入少、地位低、产出慢,无法给他们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从源头上就截留了优秀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也打压了技术工人自身发展、提升的意愿。

  (三)企业对技术工人培训重视不够

  企业不重视职工的可持续发展,不愿意花钱让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提升,只使用、不培养的做法造成职工技能水平偏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部分城市的调查也显示较多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未达到国家规定1.5%的最低比例。

  (四)现今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一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迟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用性不强、适应性差;二是职业教育的师资来源单一、知识更新慢,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技能的步伐;三是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技工学校专业重复设置,专业设置面窄,没能形成区域性的合作,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