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得知,在6月9日下午四时许,有三名11岁左右的小孩在黎和家门前的小路上同时看见黎和两父子相互打斗,其中黎和被黎加庆用木棍击中头部出血。第二天上午十时许,建九屯村民看见黎和家冒出浓烟,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多钟,村民以为是黎家在煮东西,到11日,一整天也没有见到黎家人,大门又上锁,黎加庆不知去向,这种情况与黎家人的活动很反常,才引起村民的疑虑,又见到现场上有血迹,遂报案。 2. 现场分析 (1)根据现场上的血迹分布情况,可以证实曾经有人在此打斗并造成流血,打斗地点就在黎家晒坪的水井附近。(2)根据现场上的血迹分布和通往黎和家大门的木灰掩盖带及木灰掩盖带下的片状或擦状血迹血迹,以及黎和家大门上的擦状血迹,说明伤者成伤后曾被人从现场拖入房内而在现场上形成片状或擦状血迹血迹,嫌疑人作案后用木灰撒盖,以达到掩盖罪证的目的。(3)根据黎和家厅的南侧地表有250×150厘米的黑炭土,经刨除该处黑炭表层土,发现稍下层土呈焦黄土,肉眼对照室内其他部位的土质,基本可以证实该处呈黑炭土为近期长时间烧焦的土。(4)根据厨房内三个相连的土灶,灶膛内均放有烧剩的木节,木节直径均在12厘米以,与灶膛内的极少木灰很不相称,说明近期有人用较大木节焚烧后将烧余的木节移至该灶膛内。(5)根据黎和家的粪池表面浮有较新鲜木炭灰烬情况,说明有人近期在附近焚烧后将木炭灰烬倒入粪池中。(6)根据现场勘查,未发现黎和家中饲养有猪、狗、马等动物。(7)根据调查访问,该村屯及附近村屯自解放以来均未发现有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出现过。 3. 骨灰的人类学分析 经过对粪池的清理,将粪池里的粪渣捞出经肉眼辨检,发现有多块骨碎片,其大小不一,最大块为4×3厘米。提取回实验室进行检验。经肉眼辨别,依据其形状及弯曲弧度,可以分辨出为管骨和扁状颅骨碎块,取管骨制成薄片,置显微镜下观察,见骨单位排列整齐,骨单位之间界线清楚,哈氏管直径较大,多为圆形,较符合人骨特征;颅骨块厚度为0.5厘米,呈园弧形,有明显的内板、外板和板障,符合人颅骨的特征。人颅骨块的厚度、内板、外板和板障结构是区别于猪、狗、牛等动物颅骨块的主要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黎和家粪池内的骨碎片为人骨。结合现场勘查及现场调查,推断该人骨碎片的形成系凶手将黎和被打死后在家中焚烧尸体,又将骨灰砸成碎块倒入粪池中。 三结果 经过周密的侦察,案发两个月后将嫌疑人黎加庆抓获。黎加庆,男,30岁,黎和之子,其交待在6月9日下午因琐事和父亲黎和发生争吵,继而相互打斗,黎和被黎加庆用木棍击中头部倒地,黎加庆将其拖入家中,晚上11时许,黎和不治身亡。6月10日上午10时许黎加庆在家中用木板、园柱木焚烧黎和尸体达6个小时之久,然后将尸骨块砸碎倒入粪池中,清理现场并用木灰掩盖血迹后逃离现场。第二年,黎加庆被依法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参考文献 [1]《法医人类学》 广西法医研究室编 2010.06 [2]《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