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浅谈舞蹈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4-12-12 11:13 点击:
摘 要 舞蹈文化自身可持续发展,是舞蹈艺术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接轨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人类文化中,舞蹈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为此,要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舞蹈文化走向全世界,只有集合各
  摘 要 舞蹈文化自身可持续发展,是舞蹈艺术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接轨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人类文化中,舞蹈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为此,要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舞蹈文化走向全世界,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只有交流与发展,才能保护本民族文化特色底蕴,才能发扬优秀的舞蹈艺术文化,因此,舞蹈艺术的文化特性与交流发展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文化交流 民族 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范围之大,种类数目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杰出的专业舞蹈家,勤奋多智的业余舞蹈家,为继承、创造、推动舞蹈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以各种方式向世界传播。

  一、国内舞蹈艺术的交流活动

  (一)国内舞蹈艺术的交流活动及价值体现

  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中国古典、现代、民族民间、当代、芭蕾、爵士、拉丁舞等各类舞蹈风起云涌;剧场舞、广场舞、娱乐性舞蹈、健身舞等目不暇接;企业、校园、社区文化到处闪现着跳动的旋律,大型的舞蹈活动连年不断,令人应接不暇;整个舞蹈界的形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

  (二)早期的舞蹈艺术价值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之一,在远古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进行交流。而舞蹈动作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舞蹈起源于人类,起源于劳动,起源于最开始的肢体语言沟通,在求生存、求发展中通过劳动实践和各种交流演绎中不断发展起来。

  (三)当代的舞蹈文化价值

  舞蹈艺术的文化价值还要靠其传统因素体现才更加具体。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任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2003年在云南上演引起极大轰动。2004年3月在上海角逐中国舞蹈“荷花奖”时曾获得“舞蹈诗”金奖。同年4月又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赞誉如潮。《云南印象》引发了“原生态文化”热潮,反映出在当下文化环境下对自然的尊重、对自身文化的尊重,唤醒现代人被都市文化、大众文化覆盖的原始民族记忆以及对云南人民风情的认识。

  (四)中国的社会舞蹈艺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舞蹈真正步入繁荣昌盛。众多的舞蹈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规模也与日俱增,“荷花杯”、“桃李杯”、“舞林大会”等比赛节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舞蹈风格的传播。

  二、中国对外舞蹈文化的交流演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舞蹈艺术的对外交流活动,实际上是国家外交活动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建国初期,苏联的红旗歌舞团、国立民间舞蹈团,以及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艺术团体先后来访,这些舞蹈团的特点是以民族民间为主,参演人数多,场面大,在我国演出的时间长、地域广、观众多,不仅给广大群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