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草珊瑚林下栽培研究的系统回顾,综述了草珊瑚人工育苗、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林下套种草珊瑚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草珊瑚;林下栽培;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78-03 1引言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别名观音茶、接骨木、九节风、驳节茶、嫩头子、九节茶等,金栗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生于阴坡、沟谷的林下草丛中,主产于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台湾等省区。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通经接骨之功效。含挥发油、黄酮苷、香豆素以及甾萜类等多种成分。除了传统的应用于口腔疾病,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对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和食道癌有明显效果。由于草珊瑚的药用价值广泛,而且在毒理学上有较好的安全性[1],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野生草珊瑚资源几乎采挖殆尽。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环境,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展了林下栽培研究。本文对草珊瑚人工育苗、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 2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2.1种子处理 草珊瑚属生理后熟的植物,其果实成熟时种胚还未发育完全,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沙藏可以促进草珊瑚种胚的生长发育,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王生华通过对沙藏0d、30d、60d、90d的对比研究表明,沙藏90d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提高到90.00%和9.69[2]。张益峰、何平、胡世俊等提出适当的浸种可以使草珊瑚种子充分吸水,进入萌动状态,提高发芽率,浸种时间以24h为宜[3]。 2.2实生苗育苗 实生苗育苗方式主要有田间苗床直接播种育苗和营养袋播种育苗两种。曹琳秀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施肥方法(钙镁磷)、覆土厚度0.5cm及相同覆盖谷皮措施下,两种播种育苗方式的种子发芽时间基本一致,但发芽率则有较大差别,营养袋育苗的发芽率要比田间苗床直播的发芽率高出29.3%[4];曹琳秀与胡明芳等人的研究都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营养袋苗的地径、苗高、根系长度等均明显优于田间苗床直播苗[4,5],因此营养袋苗苗木质量更好,移栽成活率高,培育实生苗以营养袋苗为佳。 2.3扦插育苗 可以选取1~2年生的草珊瑚枝条,剪成2~3节一段进行扦插育苗。李基生分析了ABT生根粉2号、3号、6号对草珊瑚生根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纯腐殖土、腐殖土∶草木灰=1∶1、腐殖土∶草木灰∶河沙=4∶3∶3三种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发现扦插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珊瑚扦插繁殖倍数和成苗率有显著影响,采用腐殖土∶草木灰∶河沙=4∶3∶3的基质配比,以ABT3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可以大幅提高扦插繁殖倍数和成苗率[6];但方文洁却认为扦插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珊瑚扦插育苗的影响很小,建议在生产中采取直接扦插的方式育苗[7]。 2.4组织培育育苗 组织培育育苗技术可以工厂化培育大量具有相同优良性状的种苗。黎颖菁、蓝祖栽、凌征柱选取草珊瑚植株当年生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消毒后以添加有BA1.0mg/L的MS培养基进行初代诱导,30d萌芽率达到85%,转入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15d后生根率达100%[8];朱淑颖、张海洋等专门研究了草珊瑚试管苗的生根系统,发现在1/2 MS+IBA0.20mg/L或1/4MS+IBA0.20mg/L中加入浓度为30g/L蔗糖诱导草珊瑚生根效果最好[9]。以上研究为草珊瑚组培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为工厂化生产种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