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苏木高优栽培综合利用研究

时间:2015-01-28 10:42 点击:
摘要:指出了苏木属苏木科常绿乔木,为热带、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改良林地土壤等生物学特性。对苏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树种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苏木良种选育、生长规律、木材材
  摘要:指出了苏木属苏木科常绿乔木,为热带、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改良林地土壤等生物学特性。对苏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树种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苏木良种选育、生长规律、木材材性及林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挖掘该树种的潜力,为主产区造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苏木;生物学特性;综合利用;技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S7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6804

  1引言

  广西作为我国林业大省,区内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55.2%,其中人工林达到了2000多万亩,同时近年来桉树人工林由于其速生性和经济效益可观,在广西得到广泛栽培。然而,桉树人工林经营所带来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肥力下降、病虫害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苏木具有豆科植物固氮的作用,对于改良土地肥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苏木不仅具有培育桉树人工林林地肥力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而且还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苏木的生长特性研究意义巨大。目前国内外对苏木的研究范围较窄,直接导致其开发力度不够,难以体现其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苏木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其开发利用潜力提供参考。

  2生物学特性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为苏木科苏木属植物, 落叶乔木。树干有刺、幼枝细,有铁锈色短绒毛,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20对,平滑无毛。小乔木,高达6m,具疏刺,除老枝、叶下面和荚果外,多少被细柔毛;枝上的皮孔密而显著。种子3~4颗,长圆形,稍扁,淡褐色。花期5~10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1]。苏木属热带亚热带树种[2],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区。本区主要在百色和南宁地区左、右江之间,玉林、梧州地区亦有零星分布。广西主要分布于河池、百色等石灰岩地区。苏木适应性较强、抗性较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在石灰岩土或红、黄壤上都能生长。在肥沃的山麓冲沟两侧生长良好,在较贫瘠土地与高山上也能生长,但长势差。具有耐旱、耐干燥、耐阴等特性,但不宜生长于低洼、积水地区,多生长在山谷、下坡疏林中或石山圆洼地里,是一个喜肥润、能耐一定荫蔽的阳性树种。

  3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外关于苏木苗木生长及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研究两个方面;在苏木科树种生长规律方面,仅仅有格木、油楠等苏木科树种的栽培技术研究。而对苏木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特别是在干旱、低光、除草剂胁迫下的抗逆性机理尚未作系统研究。根据报道,苏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3],若在临床应用上能取代或减少CsA的用量,则可能成为临床上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抗器官移植排斥药物。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4]发现苏木水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后,国内外才开始关注苏木药用价值的开发,从而掀起了研究苏木的热潮。许多国家特别是日本和中国相继对苏木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在随后的10余年里,国外学者[5]先后发现并从苏木中分离出50多种化合物。国内学者报道苏木具有抗癌作用,并对此做了一系列研究[6]。杨锋等[7]人在研究中发现,苏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很强。随着人们对苏木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对苏木生长习性展开了探讨。根据广西林科院和南宁医疗站对10年生苏木展开研究[8],总结得出苏木前期生长速度迅猛,平均每年增高1.03m,第8年以后直径增长稍有下降的趋势,表明苏木具有生长快速的特性,适合高效高产林业模式的种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4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4.1种子采集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