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机械论文 >

再制造企业基于COSC新框架的内部控制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5-03-27 11:15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报废汽车及废旧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交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明确把再制造产业化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之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报废汽车及废旧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交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明确把“再制造产业化”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再制造企业  COSC 新框架  内部控制 
  一、再制造的定义及理论综述 
  再制造主要以机电产品(装备)等废旧工业制成品为原料,在基本不改变产品结构和材质的情况下,运用高科技的清洗工艺、修复技术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和改造,使得该产品在主要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等方面能够达到与同类原产品相同的标准要求。 
  二、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面临的风险 
  再制造企业通过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采用高技术修复、改造,从而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由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物流过程决定,除了生产原材料的正常采购物流外,其主要生产物流过程包括:回收、拆卸、清洗、检测、再制造、装配、整机测试、包装、销售,其与正常生产存在如下差别: 
  再制造企业内控管理主要风险: 
  (一)旧件回收风险 
  顾客的旧产品可能返回到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也可能是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旧件回收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不确定;回收件的状态各不相同;回收件信息收集困难。 
  (二)旧件检验与处理决策风险 
  回收品的验收、定价程序不规范,导致回收成本不合理,旧件功能测试分析错误。 
  (三)分拆与再加工风险 
  回收产品需分拆成零部件,分拆后的零部件再制造生产中,因处理方法不同,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差异显著。 
  (四)物资管理及成本核算风险 
  1.旧件回收有些是按吨采购后按件挑选入库,此类物资修复及入库管理存在风险。 
  2.再制造业务生产过程中同一种零件其功能、外观及材料完全相同但可能有多种状态:实际业务中零件类型分为三种旧件、采购件和自制件。 
  旧件是在发动机拆卸工艺中回收的前两类零件(完好件,再制造零部件)其成本取决于回收加工成本;采购件是直接从供应商购买的新零件,其成本来源于采购成本。自制件是本单位自行制造的零部件,其成本来源于生产成本。 
  零件状态的多样性使同一种零件在不同状态下成本不同,从而在再制造过程中使用不同状经济学论文态的同一种零件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成本,也导致不同的销售成本,零件状态的多样性使得组成物料单的物料的状态并不是都能事先确定。 
  3.物资配送齐套性和及时性风险。 
  再制造企业多数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由于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灵活性高,库管人员如果对零件不熟悉或缺少工艺知识,经常出现物资配送种类数量缺失问题。 
  (五)报废处理风险 
  1.生产零部件报废误判,因人为疏忽将可再制件当成废品的报废现象。 
  2.旧件招标处理不规范,导致舞弊现象产生。 
  3.没有经济价值或严重危害环境的回收品或零部件再制造生产或报废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1.以风险评估为导向 
  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坚持风险导向原则,将风险评估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内部培训,将风险管理的理念传达给每名员工,通过信息技术将风险控制措施嵌入公司的各业务和管理流程。 
  2.将内部控制嵌入公司治理结构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公司单独设立了内部控制部门,并将其直接置于董事会领导下。 
  3.将内部控制融入公司日常的管理活动 
  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对公司的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通过系统分析与调查,将员工普遍认为“冗余”“低效”的管理流程删除,增加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管理流程,使内控活动和公司管理活动真正融合,实现管理协同效应。 
  (二)强化流程标准管理 
  1.按照方便、快捷、准确、全面的原则设计企业各业务标准化流程。 
  2.联合公司各业务部门、供应商、客户、经销商加强对流程标准化的改进和完善,统筹协调企业各经营活动,实际依法实施并不断完善。 
  (三)建立完善的ERP系统,推动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