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中华护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下篇)

时间:2015-10-14 09:37 点击:
1.5效果评价 1.5.1患者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培训前抗凝剂皮下注射组收集119例病例,男70例,女49例;年龄(61.116.8)岁;培训后图1皮下注射抗凝剂腹部定位卡抗凝剂皮下注射组收集104例病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61.214.2)岁。培训前后接受抗凝
  1.5效果评价
  1.5.1患者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培训前抗凝剂皮下注射组收集119例病例,男70例,女49例;年龄(61.1±16.8)岁;培训后图1皮下注射抗凝剂腹部定位卡抗凝剂皮下注射组收集104例病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61.2±14.2)岁。培训前后接受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5.2资料收集
  自行设计患者资料收集表、患者问卷和护士问卷,干预前后对患者和护士分别进行调查、访谈与考核。患者资料收集表包括基本信息(姓名、住院号、年龄、诊断与治疗)、抗凝剂名称、开始皮下注射时间与结束时间、瘀斑与硬结的大小与部位等。患者第一次抗凝剂皮下注射48h后,7个科室的循证小组成员每天观察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瘀斑、硬结,用直尺测量瘀斑和皮下硬结的范围,直径小于或等于1mm为阴性[18],直至停止抗凝剂皮下注射后48h。
  患者问卷表,包括病历上查询的患者资料(姓名、住院号、年龄、诊断与治疗)与访谈患者资料(患者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的知晓情况)。患者接受抗凝剂皮下注射的3~5d,7个科室的循证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访谈。
  护士问卷,包括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标准与护理规范。7个科室的循证小组成员和护士长对全科室护士进行考核。
  1.5.3评价指标
  统计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知识的知晓率和护士对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护理的掌握率。
  1.5.4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
  培训后接受抗凝剂皮下注射患者的瘀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硬结发生率和瘀斑和硬结同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患者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知识的知晓率
  培训后,患者对于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使用原因、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护士对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护理的掌握情况培训后护士的回答准确率≥80%的人数为57名,占67.86%,而培训前无一名护士回答准确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VTE的预防愈来愈重视,皮下注射抗凝剂的使用也愈来愈广泛,只有标准的注射方法才能确保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达到预防的目的。国内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的研究虽然较国外多,但大多从经验上阐述抗凝剂皮下注射方法的部分内容,对于注射部位等,尤其是按压与否及按压时长并无系统规范的研究;实验性研究与meta分析不多,且高质量的很少。我们遵循ACEStar模式,明确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的问题所在,形成的建议显示:抗凝剂皮下注射的部位与方法与以往的上臂皮下注射法完全不同;抗凝剂皮下注射的剂量只有0.2~0.8ml,操作稍有不慎,如注射后药物外溢、不恰当的排气、注射在硬结上,都会影响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因抗凝剂存在引起出血的风险,只有规范注射方法与时间点才能确保药物的疗效,且不至引起出血和局部的瘀斑与硬结。
  实施循证实践方案后,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知晓率明显提高,护士掌握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说明该循证实践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可规范操作护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护理质量,保证药物疗效,促进医疗安全。
  3.2循证实践能改变护士的工作方式
  循证护理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按照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方式,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作出临床判断时,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鉴科研证据、并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证据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21]。在循证实践过程中,不仅使用抗凝剂皮下注射的几个护理单元能够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项目,还将循证结果反馈给相关医生,吸取各种医疗意见,真正实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通过护理部的制度规定,将有效的、科学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提供给全院的临床护理人员,使循证的结果落于实处,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3.3循证实践是一个持续向上的过程
  该循证实践的主要成员都来自院内护理循证委员会,他们利用所学的循证知识和技能在此项目中充分发挥了支持和协调作用,不仅能够学以致用,也对推动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本研究发现,国外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的研究较少,而国内相关研究虽然较多,但大多从经验上阐述抗凝剂皮下注射方法,尤其对于注射部位、注射结束后按压与否及按压时长等并无系统规范的研究;同时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与meta分析类证据不多,提示研究者未来可以在相应的细节上展开研究,以促进实践方案的不断改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