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基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视角浅议廊坊地区经济增长

时间:2013-11-06 12:44 点击: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廊坊在内的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是以高投入的粗放式外生增长模式在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外生增长模式的很多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提升地区内生发展力变得非常必要。本文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的角度,讨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廊坊在内的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是以高投入的粗放式外生增长模式在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外生增长模式的很多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提升地区内生发展力变得非常必要。本文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的角度,讨论了廊坊地区内生增长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生增长;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最早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外生增长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这种外生的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廊坊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集聚了大量的外生资本和人力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对廊坊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外生动力的推动下,廊坊于2010年,在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中跃居到第3位,而在2011年和2012年又有回落的现象。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外生经济增长对廊坊的经济发展已出现了动力不足,面对资源的有限,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这种外生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不足和极大的局限性。自"十一五"规划以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全球倡导循环经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外生经济增长为主的方式已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不同的区域开始将经济增长方式向内生增长转移,有关内生增长的研究也成了热点课题。但是对于一个地级市的廊坊来讲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几乎没有。为此本文将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的视角探讨廊坊经济发展的一些新问题,从而能够为廊坊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一、廊坊市产业经济总量演变与结构优化
  廊坊2005年GDP为621.22亿元,2008年突破了1000亿元,2012年达到了1793.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也从2005年的16.2:54.1:29.7转变为2012年的11.0:54.0:35.0。近年来,特别是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廊坊市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三二一"的产业格局越来越明显,这为廊坊未来时期经济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都有很大的进步,但就三次产业结构与国内国际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廊坊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创意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这些第三产业发达的突出特征在廊坊并不明显。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
  对于廊坊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找到具体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参考河北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到2011年河北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36.33:33.31:30.36,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廊坊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接近这个平均水平。廊坊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明显高于产业结构,这说明第一产业的技术水平很低,聚集了大量的劳动力,内生发展力不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廊坊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占比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廊坊的第二产业比较发达,具有明显的高技术、低能耗的特征。
  二、廊坊地区技术创新的演进与分析
  1.技术创新的演进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整个中国经济均处于粗放式的增长阶段,大量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带动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注重规模扩大等方面的投入,而用在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的部分却微乎其微,廊坊也不例外最主要的变现就是有关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专利授予量、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等方面的数据在各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中和统计年鉴中很少提及,技术创新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这个大的背景下,廊坊也开始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体表现是专利的授予量、签订技术合同的数量、高新技术产值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等指标的出现。自2005年以来,每年专利授予量、签订技术合同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都在不断地增长,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在最近4年,其中专利授予量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2%,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平均增长率为32%,技术交易额平均增长率为35%等。这说明廊坊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创新活动,投入创新的资金越来越充足。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廊坊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