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2)

时间:2014-12-17 10:33 点击:
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又过度的彰显了文化的商品属性。当人们过度追逐文化的商品价值,就容易忽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社会风气的不良,一些低俗、恶搞的文化产品充斥社会空间,出现文化社

  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又过度的彰显了文化的商品属性。当人们过度追逐文化的商品价值,就容易忽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社会风气的不良,一些低俗、恶搞的文化产品充斥社会空间,出现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严重偏失和失调。发挥文化的商品属性,需要完备的政策导向加以引导,而我国现阶段,引领文化经济效益的机制尚不健全。诸如文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等等。这就导致了社会中出现,过度追求文化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现象。

  4.国内国外两个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贸易中存在严重顺差。国内文化输出远远低于国外文化的输入。出现两个市场的落差和失调根源于文化体制上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国内文化市场很不发达。另一方,在国内外市场贸易方面,存在体制壁垒。诸如税收、政策等体系的不健全,严重束缚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

  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进行了重要部署,即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政府实现宏观文化管理,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传统的办文化,转变到管理、服务的职能上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文化管理体制的举措。

  首先,理顺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进一步理顺党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其次,明确职责。政府由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到宏观调控的职责上来,其管理、服务的职能越来越明确。《决定》指出,要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第三,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需要体制机制的完善作为保障。《决定》一大亮点是健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等等。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关键要看是否建立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决定》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行了明确部署。

  首先,完善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是构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的前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其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态的文化体制。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发表文章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要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

  第三,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同时,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强版权保护。

  第四,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评奖制度,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导向机制。我国文化市场,一方面受经济思维的导向,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法律体系、版权保护都还不健全,使得文化市场收益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度创作人员往往收益很少。二度创作人员成为最大收益者。在这一体制之下,我国文化市场创新力明显不足,新的作品、好的作品,尤其是精品非常缺乏。解放文化生产力,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