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发展自身。商业银行要正确地看待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应把支持中小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支持在非国有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今后信贷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有一定经济管理能力、信誉度较好、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有销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应大胆支持,给予信贷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要真心实意帮助中小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提出好的经营决策建议,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的目标。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信贷资金管理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制定一系列适应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贷款操作程序和规章。 银行的“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的指导作用,强化协调监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比例。要迸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政府部门推动银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比例。只有商业银行转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态度,切实从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才能够使得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无障碍。 (五)建立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等,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不仅靠物质文明,而且也需要精神文明。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团结向上的重要标志。成功的企业都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个企业要成功,就应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在融资渠道单一的背景下,要想摆脱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按照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治理结构,需要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局面,多渠道地增加中小企业的资本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减少人才流失,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经营决策;确保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总之,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促使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达到金融机构的要求。解决好融资问题也就能够解决中小企业壮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够提升整体竞争力,以便更好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 参考文献: 1.吴彩英,王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借鉴[J].价值工程,2014(24) 2.杨金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法律研究[J]. 中国商贸,2012(8) 3.付雅婷.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 走出融资困境[J].企业与金融,2012(10) 4.曹凤岐.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1(37) 5.于潇.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完善信用担保体系[J].商业时代,2010(8) |